王爱琴严肃道:“慢有慢的好,挣钱慢,咱挣的稳,走的道正,这就行了。再说了,家里不缺吃不缺穿的,你急什么呢?想要挣大钱,也得等你上完了学,再慢慢来。”
李禾苗连连点头,受教道:“妈,您说的对,我就是看到城里面现在生机勃勃的,到处都是商机,心里面就有一些浮躁了,以后我会注意的。”
王爱琴欣慰道:“你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主意也正,我现在对你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但万事咱都以安全为第一位,不管是挣了还是亏了,家里都给你兜着底。”
想了想,王爱琴又发表了一点自己的意见:“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运气太好了,这蜂蜜你定价这么贵,竟然也都卖出去了?要知道百货大楼里的蜂蜜之所以卖的那么贵,是因为人家那是进口的。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你定价格可得好好的斟酌斟酌。毕竟你是要经常在那一片儿活动的,后面如果有人不满意这价格,再找你的事情,也是个麻烦。”
李禾苗认真听完,点头表示自己记在心里了。
对现在的市场,她其实了解的还是不够多,长辈给出的这些意见,都是有道理的,她没有理由不听。
王爱棋今天要去医院复查针灸,李禾苗做的绿豆糕和黄豆糕的量,比以往少了许多。
她和沈卫北一起坐上公交车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八点十分。
等到了城里面找到摆摊儿的
地点以后,李禾苗把糕点摆出来,让小北学着她是怎么吆喝招呼人的,然后便把生意摊子扔给了沈卫北。
她自己则在旁边随意的逛了起来,顺便了解一下其他摊位上货物的价格。
一个小时过去后,沈卫北卖出去了五十多块糕点。
虽然比不上李禾苗的销量,但他依然十分开心。
刚开始那会他还很紧张,总是说错话,但接了两回钱后,勇气便飞快的上涨起来。
李禾苗看这里人流量减少了许多,便背上背篓打算转移阵地。
沈卫北紧跟在她的旁边,两个人一路吆喝着,七拐八拐的又来到了另一个市场。
李禾苗在这个市场边上,发现了一个修自行车的摊位。
她在不远处找了一个空地,把背篓放好,交代小北先在这里做生意,她去旁边打听一下有没有二手自行车。
修自行车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叔,模样有些沧桑。
李禾苗走过去打了声招呼,开口问道:“大叔,你这里经常修自行车,有没有要处理的二手自行车卖?”
大叔手里面拿着一个锉刀,正在修补一个自行车轮胎。
听到李禾苗的问话,头也不抬的说道:“前两天有一辆,不过已经卖出去了,你来晚了。”
李禾苗并不在意大叔的态度,依旧蹲在旁边继续问道:“大叔,那上一辆自行车,你卖了多少钱?几成新的?你这边什么时候能再有车子卖?到时候我也过来看看。”
大叔拿剪
刀剪下一片补子,然后才对李禾苗说道:“六成新的一辆自行车,骑了有一年多了,保养的还行。我原本是要卖二百二的,那个买家跟我套了半天的交情,最后一百八卖给他了。”
李禾苗觉得有点贵,全新的一辆自行车,现在也就二百八十块钱,牌子再好一点的,大概要三百五十块钱。
大叔说的这辆自行车都骑了一年多了,六成新这个说法有些夸张,居然也要卖二百二十块钱。
“大叔,还有再便宜一些的吗?我手里的预算可没有这么多。”李禾苗询问道。
大叔不客气的说道:“买二手自行车的,都是手里没有票的。我这里卖出去的自行车,虽然是旧车,但我都有仔细修检过,骑出去不比新买的那些差。
你要是看不上,就再去别处逛逛。”
李禾苗觉得这大叔脾气还挺冲,她笑着说道:“我哪里是看不上?我这不是手头钱不多,只能挑便宜的买。你这里现在又没有车子,我先了解一下情况,看看我的钱够不够买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