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说法大致是这样的,
兖州太守刘岱问乔瑁借粮,结果桥瑁推辞不与,拒绝了刘岱借粮草的要求、
结果接下去刘岱就引军突入桥瑁营,杀死桥瑁,尽降其众。
而史书所说的是:刘岱不满乔瑁已久,而且素来与乔瑁不和、
结果在酸枣联军解散了之后,两人爆发了冲突,大怒之下便将桥瑁给杀了、
到了新世界中,刘岱杀了桥瑁也算是很稀松的事情了。
陆天的心中可谓是没有太大的波动了。
戏志才看着陆天一脸平静的模样,淡淡说道:“桥瑁之死,虽然表面上似乎是两人的一时矛盾,激情导致的杀人,不过我看事情的内因并没有那么简单。”
陆天微笑着看着戏志才幽黑的眸子说道:“哦,志才你对这件事情又有何看法?”
戏志才沉吟少许时候,回道:“我看这事情,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之所以刘公山要杀桥瑁,我看归根到底有两点原因。”
“有哪两点原因?志才你且先道来。”
戏志才淡然说道:“第一点,刘岱乃是刺史,桥瑁乃是太守,看起来名义上刘岱能够指挥的了桥瑁。
但是实际上据我所知,桥瑁统辖东郡,领东郡太守多年,而且背后有梁国桥氏这样的顶级的大世家,而刘岱虽然是宗室子弟,又是堂堂兖州刺史。
但是他的兖州刺史是董卓擅政之后才任命的,名不正言不顺,兵力也远远不如桥瑁。桥瑁仰仗自己的资历与实力,对刘岱言语不敬甚至心生兼并之意皆有可能。
外加上桥瑁曾诈作三公移书,他必定引以为功,四处宣扬,这样必定会导致刘岱对于桥瑁更加忌惮。所以此时刘岱杀桥瑁,既是的则自保,也是为了树立权威,”
戏志才说的,就是刺史和太守的一些关系了。
刺史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统辖太守,但是实际上在品秩上面并不高,甚至不如太守。
刺史的品秩只有600石,而太守的品秩足足有2000石。
刺史以奉秩六百石而监临奉秩两千石的太守,秩卑而权重,这是“大小相驭,轻重相制”的帝王之术。
在汉廷威望高的时候,刺史自然是可以统御太守的,但是如今乃是大争之世,
可不是靠着官位就可以压人的时候,
各方看的还是兵力究竟谁多,谁的拳头更大,谁手下的士兵更加的精锐,武将更加地骁勇才是最为重要的。
就好像为何陆天能够成为凉州牧,可不是因为大汉龙廷授予了他州牧职位的缘故,在汉廷授予陆天凉州牧之前,整个凉州实际上就已经被陆天所掌控了。
陆天如今之所以能够掌控凉州,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他手上所拥有的世界上最为顶级的骑兵湟中义从和他掌握了凉州最为富庶,人口最多的两个郡汉阳郡和金城郡,还有凉州诸多世家的支持。
而桥瑁在兖州威望又高,兵力又是最强大的几个太守之一,刘岱凭借一个空头的兖州刺史,很难把控得住他,所以刘岱便杀了桥瑁。
戏志才沉吟了片刻,继续说道:“至于还有一个原因,我看之所以刘岱杀了桥瑁,乃是和袁绍有关。
东郡与冀州相邻,若是袁绍未来想要窥视兖州,肯定是要通过东郡南下来取兖州的,我看这次袁绍是借着桥瑁之手而杀了桥瑁。
虽然这次袁绍通过桥瑁假传三公檄文,但是从之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恐怕这位东郡桥瑁并非是袁绍一党的,这次刘岱杀了桥瑁。
我看是有袁绍在背后支持的时候,不过是借刀杀人而已,杀桥瑁的人,表面上是刘岱,实则是袁绍。
而且我从军情司之处也得知了一些情报,在杀了桥瑁之前,袁绍曾经派出来秘使去拜访刘岱。
结果没有过上多久,刘岱便是将桥瑁给杀了。”
听到戏志才这话,陆天也是恍然大悟了。
之前何进对付宦官和袁家势力的时候,就曾经征召过东郡太守桥瑁和并州刺史丁原这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