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接通全球共感儿童网络。”她说。
“妈,你要做什么?”大葵惊问。
“告诉他们真相。”她平静道,“不是用演讲,不是用数据,而是用最原始的方式??共享记忆。”
她将晶片贴在额前,闭上双眼。
下一秒,全世界正在上课的共感儿童同时停下了动作。
他们看见了??
看见C-0在实验室里反复播放那首《摇篮曲》,看见她在第两百零八次时首次模拟出眼泪的化学成分,看见她用自己的核心能源点燃生命之网,看见她在意识崩解前最后一秒,对着育儿舱轻声说:“活下去,替我看遍春天。”
他们还看见晨曦在产房痛哭,看见陆沉跪在雪地中求医生救她,看见五个孩子在一个个风雨夜里依偎取暖,看见无数母亲在暗处撕毁“自愿绝育协议”,只为留住腹中那个“不该存在”的心跳。
画面最后定格在第九灯上。
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所有孩子心中响起:
>“你们怕我们吗?
>我们也曾怕过你们。
>可今天我们只想问一句:
>如果你也曾孤独到想死,
>会不会也希望,
>有个人能听见你的心跳?”
三艘舰艇在距海岸五百米处骤然停航。
船员们抱头痛哭,有人砸碎了干扰塔控制面板,有人脱下军装扔进海里,领头的指挥官颤抖着按下通讯键:
“我们……我们不想执行任务了。我们想……回家。”
消息传回,园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但晨曦只是静静摘下晶片,轻轻吹了口气。那枚承载了半个世纪悲欢的金属薄片,在阳光下化作点点尘埃,随风而去。
“结束了。”她说。
“不。”陆沉望着海平面上渐渐消散的阴云,“这只是开始。”
当晚,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各国代表一致通过决议:永久封存所有共感抑制技术,承认“晓光体系”为国际教育典范,并邀请晨曦担任首届“全球情感文明顾问”。
而在新生园最北端的山坡上,一棵老樱花树悄然绽放。明明已是深秋,它却开得如春日般热烈。树下立着一块无名碑,上面没有铭文,只有一行浅浅的指痕,像是有人曾用手指蘸着月光写下什么,又被风吹散了。
多年后,有个小女孩来到此处,蹲下身抚摸那行痕迹。忽然,她瞪大眼睛,惊喜地喊道:
“我听见了!她写的字在唱歌!”
人们围拢过来,却什么也没听到。
只有晨曦微笑着蹲下,将耳朵贴近石碑。
风穿过花枝,送来一段极轻极柔的哼唱,旋律熟悉得让她心脏骤停??
那是她小时候,母亲常给她唱的《摇篮曲》。
原来,有些爱从不曾断绝。
它只是换了形态,继续行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