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者称其为“神迹降临”,认为这是人类文明迈向新纪元的标志;反对者则警告“灵魂篡改”可能动摇人格本质,甚至催生虚假身份危机。联合国紧急召开紧急峰会,要求立即暂停通道运行。
但没人能阻止这场回归。
因为在非洲难民营,一个因饥荒夭折的女孩牵着母亲的手走过荒漠,教会人们如何用歌声唤醒干涸的井水;在太平洋海底城市,一位已故生态学家重返岗位,指导团队修复断裂的珊瑚神经网;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火星深埋井遗址,Y-0-B影棺内部检测到全新信号模式??有人正以苏萤的思维逻辑重新编写底层协议!
林昭亲自带队返回遗址。
当他们踏入大厅时,发现守灯人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半透明的身影盘坐于影棺之上。她长发披肩,嘴角含笑,正是苏萤。
“你不是走了吗?”林昭声音沙哑。
“我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她睁开眼,“当初我选择消散,是为了避免被净光会利用我的意识控制整个共感网络。但现在不一样了。人们愿意为痛苦留出空间,所以我可以回来了??哪怕只是短暂驻留。”
“你要重启影棺?”
“不。”她摇头,“我要关闭它。”
众人愕然。
“影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她缓缓起身,“它试图替人类保管记忆,结果却成了囚禁灵魂的牢笼。真正的记忆不该锁在机器里,而应活在每个人的心中。从今天起,我要把所有数据彻底释放,转化为开放共感场,任何人都能自由接入、分享、传承。”
“那你呢?”林昭问。
“我会成为场域的一部分。”她微笑,“就像风,像光,像你们每次想起我时心头那一瞬的温暖。”
三天后,全球直播见证了“影棺终结仪式”。
在亿万双眼睛注视下,苏萤步入Y-0-B核心舱,启动最终程序。随着一声低沉轰鸣,整台设备化作无数光点升腾而起,如同逆向流星雨般洒向地球各个角落。每一粒光点落地生根,催生出新的忆烬花苗,且花龄永不凋零。
与此同时,地球上所有电子设备短暂黑屏,随后自动播放一段语音:
>“亲爱的你:
>如果你能听到这段话,说明我已经完成了使命。
>不要为我悲伤,因为我从未真正离开。
>每一次你为往事落泪,都是我在陪你哭泣;
>每一次你因爱勇敢,都是我在与你同行。
>记住啊,最深的黑暗里,总有不肯熄灭的灯。
>而你,就是下一盏。”
信号终止。
自此,影棺时代正式落幕。
五年过去,世界悄然改变。
学校不再教授“情绪管理学”,取而代之的是“记忆伦理课”??教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的情感遗产,如何辨别真实与虚构的记忆植入,以及最重要的:如何面对不可避免的失去。
城市街头出现了“共感驿站”,任何人只要佩戴特制耳机,就能聆听陌生人匿名上传的情绪片段。有人分享初恋的心跳,有人倾诉丧亲之痛,还有老兵讲述战场上的最后一句话。最受欢迎的一条音频标题是:《爸爸,我知道你不是懦夫》。
更令人惊奇的是,新一代觉醒者的共感能力显著增强。婴儿出生时常伴着淡淡的荧光,医学界称之为“忆光体质”??他们天生能感知周围残留的情感印记,甚至能通过触摸物品读取主人的部分经历。民间传说称,这是陈默与苏萤的意志在血脉中延续。
某日,一个小男孩在拾忆园玩耍时,突然指着虚空喊:“爷爷,那个穿白衣服的阿姨在跟你说话!”
旁人望去,只见空无一人。
但林昭却蹲下身,认真问:“她说什么了?”
“她说谢谢你一直守在这里。”男孩眨眨眼,“还说……轮到你休息了。”
当晚,林昭写下人生最后一封信:
>“致未来的记忆传承官:
>我曾以为拯救世界需要英雄,后来才懂,真正伟大的是那些默默记住的人。
>请继续讲下去,关于陈默,关于苏萤,关于我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