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 第1729章 诈他一下(第2页)

第1729章 诈他一下(第2页)

**“我在等一个不怕聋的人。”**

字迹一闪即逝,却如雷贯耳。

他知道,这是来自地底深处的呼唤??或许是某位尚存意识的亡魂,或许是言脉本身的意志。无论真假,他都无法再避。

三日后,沈念遣少年南下,前往南海渔村寻找另一颗“守心星”,自己则乔装成采药人,独自奔赴西山。

山路崎岖,越往深处,草木愈显诡异。本该枯黄的藤蔓泛着青紫光泽,空气中弥漫淡淡腥甜。偶有乌鸦掠过,叫声竟与人语相似:“莫问……莫说……”

抵达安魂寺时,天色昏沉。寺庙外表庄严肃穆,经幡猎猎,僧侣诵经声不绝于耳。可沈念走近山门,却发现门槛下方刻有一圈极细符文,形似锁链缠绕喉部。他蹲身细看,赫然是“禁言咒”的变体,且以人血为引绘制。

他不动声色混入祭拜人群,观察四周。寺中香客多神情呆滞,口中喃喃重复同一句话:“天下太平,无需多言。”更有几名孩童被带入偏殿,出来时眼神空洞,手中多了一枚铜铃。

沈念尾随一名小童进入后院,躲在假山之后。只见殿内设有九口铜钟,排列成环,中央摆放一支白玉笛??并非骨笛,却散发着相似气息。一群僧人正引导孩童围绕铜钟行走,口中吟唱扭曲版《破妄》,每念一句,铜钟便共鸣一次,钟壁浮现出模糊人脸,似在挣扎呼喊。

他瞬间明白:这里根本不是超度亡魂之所,而是“噤城计划”的试验场!他们试图抽取无辜孩童心中的疑问与悲伤,炼化为镇压言脉的能量,构筑一座永久沉默之城。而这支玉笛,便是用来模拟骨笛频率,诱捕残存的守心者。

他悄悄拓下符文图案,准备撤离。却不慎碰倒一盏长明灯,火光惊动守卫。

追捕迅即展开。沈念奔逃至后山悬崖,退无可退。眼看官兵逼近,他咬牙将蜂蜡鼓高举头顶,以全身之力重重一击!

鼓声裂云。

刹那间,天地失音。

紧接着,远方传来微弱回应??先是南海方向,一声清越陶哨划破海雾;再是西北高原,一阵苍凉牧歌响彻雪岭。两道声波穿越千山万水,在西山上空交汇,形成一道无形屏障,将追兵震退数步。

沈念跪倒在地,额头渗血,却露出笑意。

双星呼应,真脉复苏。

就在此刻,安魂寺地底轰然炸裂,一道漆黑裂缝蔓延而出,腥风扑面。从中爬出无数扭曲身影??皆是当年被活埋的书生魂魄,脖颈缠链,口缝铜钉。他们不攻他人,反而齐齐转向寺庙主殿,发出无声呐喊。

沈念强撑起身,再次击鼓三响。

这一次,鼓声不再是召唤,而是审判。

随着“听??思??言”的节奏,他脑中浮现所有读过的冤案、听过的哭诉、见过的谎言。这些声音化作文字,自他指尖流淌而出,沿着地面裂缝注入地底。每写一字,便有一名亡魂身上的锁链崩断。

当最后一个名字落下??“李怀瑾,著《实录启蒙》补遗,死于永昌三年冬”??整座安魂寺剧烈摇晃,主殿轰然倒塌,那支玉笛碎成粉末。

地下深处,传来一声悠远笛音。

真正的骨笛,终于苏醒。

它并未现身,而是将一段封存十年的记忆投射于空中:画面中,裴昭站在焚典台边缘,面对即将点燃的万卷书堆,手中骨笛染血。她不是在吹奏,而是在将自己的声音、记忆、乃至魂魄一丝丝剥离,封入笛腔。

>“我知一人之力难撼铁幕,故留此笛,待后来者执之。

>它不传命令,不颁律法,只问一句:

>‘你还记得吗?’”

影像消散,风雨渐歇。

沈念瘫坐崖边,精疲力竭。但他知道,这场战斗尚未结束。

数日后,京城再起风波。皇帝颁布新政,废除“礼仪书院”,恢复童声察院原制,并下令彻查安魂寺事件。然而尚书府虽已覆灭,新的权力集团却悄然形成,打着“维护共声秩序”旗号,要求对“民间陈情”设立审查门槛。

更令人忧心的是,全国多地出现仿制蜂蜡鼓,鼓面上刻着“官授真言”字样,宣称能净化杂音、引导正声。许多百姓盲目追随,甚至开始举报持有原始鼓者为“乱言邪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