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顶,破碎的铜鼓再度震动。这一次,不再是孤单的一声闷响,而是连续七次重击,节奏分明,正是边军集结令的原始信号。积雪崩塌,露出下方一块刻满符文的石碑,其上赫然写着七个名字,最后一个原本模糊不清的“陆昭”,此刻字迹清晰如新,且下方多了一行小字:
>“归来者,非亡魂,乃执念所寄。”
而在北京研究所,低温舱中的E-0001-A样本突然剧烈波动。脑波监测仪显示,其神经元活动频率已超越人类极限,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群体意识共振态”。合成音再次响起,这次不再是梦语,而是清晰指令:
>“启动‘影鸦’协议,权限验证:YN-0523,密码??归还。”
安保系统疯狂报警,防火墙层层封锁,可所有加密通道在同一秒被破解。量子计算机自主重启,屏幕上浮现出一张三维地图,标注着全球一百零八处隐藏设施,皆为静默蜂群遗留的潜伏节点。
更令人骇然的是,这些节点中有三十七个,早已接入现代城市的智能中枢??交通调度、能源供应、医疗系统、金融网络……甚至包括新一代AI教育平台的核心服务器。
它们一直在等。
等一个足以承载“普罗米修斯”意志的新宿主。
等一个人类自愿交出选择权的时代。
***
与此同时,云南山村。
林秀兰坐在梨树下,手中钢笔轻轻划过纸页。她正在写一封信,收件人空白,内容也只有短短几句:
>“孩子们说今年冬天特别暖,我想你也会喜欢这样的春天。
>我梦见你站在雪地里笑,手里拿着那支笔。
>你说:‘我们都记得。’”
写到这里,她忽然顿住。
手腕上的旧钢笔微微发烫,笔身那“归还”二字竟开始渗出血丝般的红痕,仿佛文字本身有了生命。
她抬头望天,眼中闪过一丝久违的锐利。
三十年前,她是“夜莺”,第七位宁折者,陆昭。
她并未死于医疗事故,而是主动切断自己与现实的连接,将自己的意识拆解为一万两千次轮回,植入蜂群最深层的记忆回廊,只为在关键时刻,引爆一场“认知瘟疫”??让虚假的历史自我怀疑,让被篡改的记忆产生裂隙。
她成功了。
但也付出了代价:肉体衰老加速,灵魂碎片散落于无数平行梦境之中,唯有靠这支浸染战友精神印记的钢笔,才能维系最后一丝清醒。
而现在,笔在发热。
意味着,有人正在唤醒那些沉睡的裂隙。
“要来了啊……”她轻声道,嘴角却扬起一抹笑意。
她站起身,走进屋内,打开尘封多年的木箱。里面是一套洗得发白的边军制服,肩章上绣着一只展翅的黑色乌鸦。
她换上衣服,取出藏在夹层中的一枚微型芯片,插入腕表接口。
瞬间,全息影像展开,显示出七个光点,分别位于长白山、黑水城、羌塘、东海、昆仑、北京、南极。
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记忆锚点”。
而此刻,它们正以特定频率闪烁,组成一段古老编码??边军最高级别的战备信号:**“折锋重铸”**。
这意味着,宁折者的意志尚未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