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 第501章 乱世中的一代宗师(第1页)

第501章 乱世中的一代宗师(第1页)

啪嗒!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电影宫观影厅的灯光在一瞬间暗了下去。

淅淅沥沥的雨声传进众人的耳朵。

整个画面,呈现出及其割裂的视觉冲击。

“啊??”

随着阵阵怒吼声夹杂着雨声。。。

雪停了,天光渐亮。林默收起录音笔,鞋尖上沾着湿冷的雪泥,像他这些年走过的每一条泥泞小路。他没有立刻离开墓园,而是绕到另一侧,停在一座新立的石碑前??那是“回访计划”成员李小禾的祖父。三年前那个系鞋带的小女孩,如今已考入师范大学,立志做一名乡村教师。她在寄来的信里写道:“我想让更多孩子知道,他们的家史值得被讲出来。”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阿阮发来的消息:“青海湖边那位老太太,昨晚走了。”

后面跟着一张照片:老人安详地躺在毡房里,双手交叠于胸前,身旁放着一只旧皮囊,里面装着她丈夫几十年前写给她的一封未寄出的信。她的儿子说,母亲临终前反复念叨一句话:“风带到了吗?你说风会把话带到天上的,对吧?”

林默闭上眼,呼吸凝成白雾。他知道,这句话不会消失。它已经刻进了《底片人生》第三季的开篇旁白草稿里。

回到工作室时,大川正趴在剪辑台前打盹,耳机还挂在脖子上。桌上摊开着一份厚厚的资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函,提议将“五分钟家史”纳入“全球口头遗产保护名录”,并邀请项目组参与制定民间记忆采集国际标准。这本该是令人振奋的消息,但大川眉头紧锁,像是被什么压住了心事。

“怎么了?”林默轻声问。

大川抬起头,眼底布满血丝。“昨天晚上,我翻了一遍最早的素材……从赵卫国家开始的所有原始录音。我发现一件事。”他顿了顿,声音低下去,“我们一直在记录别人的故事,可我们自己的呢?你、我、阿阮……我们也在变老。我们的选择、挣扎、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想的事,有谁在记?”

林默怔住。

这个问题像一根细针,轻轻扎进多年奔忙的缝隙里。他们用镜头托起千万人的记忆,却从未停下来问一句:我们为何出发?又怕过什么?

“你是说……我们也该录一段?”他问。

“不是‘也该’,是我们欠自己一个交代。”大川苦笑,“你以为我只是个会剪片子的技术员?可我也曾是个被父亲赶出家门的少年,因为我喜欢听老人讲故事,他说那都是‘没用的东西’。后来我在福利院待了八年,靠给别人修收音机活下来。直到遇见你,我才觉得,原来倾听也能成为一种力量。”

林默缓缓坐下。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墙上那幅《修补者》的复制品上。画中无数双眼睛静静望着他们,仿佛在说:轮到你们了。

那天下午,他们做了件从未做过的事??关掉所有设备,只留一支录音笔放在桌中央。没有提纲,没有剪辑,只有三个人围坐一圈,轮流开口。

阿阮先说起童年。她五岁失聪,父母离异后,母亲带着她改嫁。继父不喜欢她,总说“哑巴迟早要饿死”。她学会用手语跟流浪猫交流,在桥洞下捡废品换电池,只为让助听器能多响一天。十四岁那年,她在图书馆偷看一本关于声音采集的书,被管理员抓住。没想到对方没报警,反而教她读唇语,送她第一台二手录音机。“她说,‘听不见的人,反而最懂什么是真正的声音。’”

大川讲起他在福利院的日子。冬天没有暖气,孩子们挤在一起取暖,有人讲鬼故事驱散恐惧。他发现,只要把那些故事录下来放给新来的孩子听,他们就不哭了。“原来害怕的人,也需要被听见。”后来他自学剪辑,在网吧通宵拼接音频,做出一部十分钟短片参加比赛,评委说:“太阴暗,不适合传播。”可就是这部片子,让林默找到了他。

轮到林默时,屋里安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那是助理在做文字同步记录。

“我爸爸是话剧演员,一辈子跑龙套。小时候我不懂,为什么别的同学父亲能上电视,而我爸连名字都不配出现在字幕里。有一次学校演出,老师让我爸帮忙搭布景,我躲在后台看见他跪在地上钉木板,膝盖磨出血也不吭声。散场后我去骂他:‘你能不能争口气?’”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

“他没生气,只是抬头看着我说:‘儿子,主角只有一个,可舞台要靠所有人撑起来。要是没人愿意做配角,戏就演不下去了。’”

“第二年他就病倒了,肺癌晚期。临走前攥着我的手说:‘别瞧不起龙套。他们看得见整个舞台。’”

“可我还是跑了。高考填志愿,我故意选了导演系,心想一定要当主角,要让全世界记住我的名字。结果拍了几年商业片,全是烂俗偶像剧,豆瓣评分最低3。2。直到有一天,我在片场看见群演大叔蹲在角落补鞋,突然想起我爸说过的话。那天我辞了职,回来找你们,开始做这个项目。”

三人沉默良久。最后阿阮轻声说:“所以我们都是一类人??曾经以为自己不够重要,后来才发现,正是因为我们经历过被忽略的痛,才更懂得如何看见别人。”

那一晚,他们决定启动《底片人生?镜像》系列??不再只是记录他人,也要坦诚面对自己。每一期由核心团队成员主述,配合私藏影像、日记片段与环境音重建,呈现创作者的真实轨迹。首集标题定为《我不是英雄》。

上线七十二小时,播放量破亿。评论区最高赞留言写着:“原来拯救世界的从来不是超人,是一群自己还在疗伤,却坚持点亮路灯的普通人。”

与此同时,“流动画展”进入第37站??海南渔村。这里即将因填海工程整体搬迁,村民世代居住的老屋将在三个月后沉入海底。村委会请求林默团队来记录最后的时光。

村子不大,百来户人家,房屋依坡而建,红砖墙爬满藤蔓。每家门口都挂着一串风干的鱼干,随海风轻轻摆动,发出细微的噼啪声。空气中弥漫着咸腥与艾草混合的气息。

迎接他们的是村长陈阿婆,八十一岁,独居。她领着队伍走过窄巷,边走边介绍:“这家男人出海死了,老婆守了一辈子;那家女儿嫁去国外,十年没回来;对面祠堂供着三个失踪渔民的名字,每年清明烧船模送他们回家。”

她说这话时语气平静,像在说今天的天气。

当晚,他们在晒场办放映会。投影布挂在渔船桅杆上,背景是漆黑的大海与点点渔火。当《修补者》展开时,一位白发老汉突然站起来,指着画中某个模糊侧影:“这是我哥!六七年了,我一直不信他死了,现在我知道,他是去了该去的地方。”

人群骚动起来。许多人掏出手机拍照,说要发给在外打工的儿女:“看看,咱们村也是有人记得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