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国潮1980 >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开业(第3页)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开业(第3页)

进门大概就是犹如挨了兜头一棒的感觉,免不了要心生悔意,充满鄙夷和不满。

就像几个打扮精致的家庭主妇,一进来就萌生了退意,后悔自己不该进来。

其中一个用手帕捂着嘴,跟同伴小声嘀咕,“这是什么店?连个水晶吊灯都没有,墙白得像医院,太掉价了。”

另一个则皱着眉,对着塑料桌椅撇嘴,“我可不会在这种地方买东西,更不可能吃东西,传出去都丢人。”

甚至他们其中的有些足够了解这附近的人,还心生一种不满。

就像旁边一家澡堂子的老板。

那个身穿灰色男式和服的佐藤老板,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就听说倒闭的铃木杂货店被华夏人盘下来了。

当时一听说这个消息,他就撇着嘴说,“愚蠢的华夏人,居然在这种时候开商店,连我们日本人都经营不下去了,他们难道还以为能赚到钱吗?肯定做不长”。

今天来到这里时,光看外面的情景,更是吓了一跳,因为场面远比他想象中要大得多,这两家店铺几乎是把这里一栋楼的底商都给租下来了。

在他的印象里,华夏人要么开苍蝇馆子,要么摆地摊,从没见过这么大阵仗的商铺。

结果一进店,发现居然是这种低劣庸俗的装修水平,他鼻子差点没被气歪了。

先入为主的他算是认定了这两家店铺的老板压根就是个不会做生意的蠢货。

不但没有脑子,而且没有实力。

要是让这样的人在这儿开店,不但白瞎了这么好的店铺,而且还会拉低这里的客层,对于附近其他店铺的生意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

于是他连货架上的东西都没看上一眼,就成了这两家店铺的“黑子”,巴不得两家商店赶紧倒闭,让所有华夏人远离这里。

只不过话说回来了,既然这些日本人本就是平庸之辈,受困于日本经济的困境,以他们的脑子又怎么会懂得宁卫民的算计呢。

其实宁卫民无论是把店址选在池袋这个地方,还是把店铺的装修搞成这样,都是有自己算计的。

看似没有章法在胡来,但实际上每一步都有他的道理。

而且选址和装修风格之间,也并无相互矛盾的地方。

要知道,池袋这里作为商业区房租最高,却紧邻早稻田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语言学校更是多不胜数,光是这附近来日的留学生就有上万人,更别提周边密集的华人聚居区。

像大陆同乡互助会大部分会员每天都是差不以池袋低区和新宿低区为日常活动交集地,在这里擦身而过的。

而且恰逢日本经济滑坡,这片商业核心区域已经倒了十几家商铺,也是老天爷给他机会,他才能趁机把半栋楼的底商都租了下来。

之后打通隔墙连成片,既能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又凭着规模效应压低了租金,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宁卫民把店址选在这里,起码有两个好处。

一是对于在日留学人员方便,二是店铺就在热门地段,不愁客流。

至于装修搞成这样,当然也有这样的好处。

一是可以节省时间,早点开业经营,二是可以减少投入成本,保持价格优势。

说白了,对于这个世界上最能断定日本的国运与经济形势何去何从的宁卫民来说。

他原本就是要当“价格屠夫”,打算靠着廉价的商品价格薄利多销,在方便大陆同乡会这些会员的同时,也顺带着打开日本客人的钱袋子,去赚消费降级的钱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宁卫民才是“人间清醒”。

他本来就懂得市场定位,清晰的看到了日本经济从此一路向下的大势,死磕的就是经济低迷下的各路人马图实惠,想省钱的消费需求。

所以他才会用这两家店抢先对着日本“贫富悬殊”开了一枪。

更何况对于这种经营模式,我们国人才是专家,是最有发言权的,想当初京城的老字号瑞蚨祥就是靠这个本事在晚晴民国的乱世中越做越大的。

我们早就有成功的先例,甚至说这种生意模式是我们发明的都不为过。

那么自然可以从中借鉴经验,而且可以清楚的断定,闹市中的店铺不是非得做到高大上的。

一家店铺地处闹市和降本增效本身也并不矛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