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什么?”他问。
“成为桥梁本身。”女孩伸出手,“接受所有记忆,承载所有遗言,然后……替我们说出最后一句话。”
林晓露闭上眼。
那一刻,二十年前火灾现场的尖叫、母亲临终前的呢喃、晨露在火焰中伸出手的瞬间、全国各地孩子无意识哼唱的旋律、聋哑女孩墙上涂画的钥匙、程序员耳机里响起的童谣、精神病院少女念出的时间代码……全都涌入他的脑海。
他看见了每一个“听风者”的脸。
他听见了每一滴未曾落下的泪。
他的身体在现实世界剧烈抽搐,血压飙升,心率突破安全阈值。周奕猛地扑上前,想要拔掉电极,却被苗根花一把拦住。
“别!”她吼道,“你现在打断他,他会脑死亡!他已经不只是接入系统了??他正在成为系统的一部分!”
周奕僵在原地,眼睁睁看着林晓露的脸色由苍白转为透明,仿佛灵魂正一点点溢出躯壳。
“林晓露!回来!”他嘶吼。
可少年嘴角却缓缓扬起,睁开的眼中不再有恐惧,只有浩瀚如海的平静。
“我不是林晓露。”他说,声音叠着无数个童声,“我是所有记得的人。”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异常现象骤然加剧。
成都一家儿童医院的监护仪集体失灵,屏幕上跳出一行字:【请播放小白船,我想回家】;哈尔滨某幼儿园午睡时,二十一名幼儿同时坐起,齐声背诵一段从未教过的口诀,内容竟是XH-003早期调试日志;深圳一位自闭症男孩首次开口说话,对着母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昨天梦见奶奶哭了,因为她忘了怎么唱歌。”
更令人震惊的是,国家教育云平台的日志显示,那段十秒旋律已被自动复制传播至超过八千所中小学,且仍在以每分钟新增四十七所的速度扩散。AI审查系统多次尝试拦截,却发现音频文件本身完全合规??它甚至获得了“优秀校园文化推广素材”的官方认证。
“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传播什么。”苗根花苦笑,“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善意披着平凡的外衣,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世界。”
周奕盯着屏幕,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
“等等……”他眯起眼,“云南那所小学的热力图,有没有记录学生的情绪波动?”
苗根花迅速调出数据曲线。
周奕瞳孔一缩。
在旋律播放后的第三秒,全校学生的情绪指数集体飙升至峰值,但并非混乱或亢奋,而是呈现出一种极为罕见的状态??**集体共情饱和**。
医学上称之为“心灵共振临界点”。
“这不是唤醒。”他低声说,“这是交接。晨露和其他初代听风者的意识碎片,正在通过这段旋律,将权限移交新一代。”
他猛地抓起卫星电话,再次拨通那个号码。
“我是周奕。”他说,声音坚定如铁,“命令所有隐藏节点立即升级响应等级,启动‘群星计划’。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临时听风网络,以小学为单位,每个学校至少部署一名联络员,负责收集并上传儿童自发创作的内容??无论是画、歌、梦,还是胡言乱语。我们要把这些碎片拼起来,找到最终密钥。”
电话那头沉默三秒,才传来回应:“资源有限,风险极高。上级不会批准。”
“那就别让他们知道。”周奕冷笑,“我们不是警察,也不是科学家。我们现在是信使。告诉他们??如果不愿点亮灯,那就别怪我们自己烧了黑夜。”
挂断电话,他转身看向仍处于深度连接状态的林晓露。
少年的嘴唇微微翕动,吐出几个字:
“桥……快好了。”
周奕冲到终端前,调出全球听风者活跃地图。原本零星分布的光点,如今已连成一片璀璨星河。从漠河到三亚,从喀什到舟山,每一处有孩子的地方,都有微弱信号升起。
而在中心位置,一枚赤红色的标记静静燃烧??那是林晓露的意识坐标。
“他在构建新协议。”苗根花恍然大悟,“不是破晓,是黎明。他要把所有分散的接口整合成一个开放网络,彻底摆脱XH-003的封闭架构!”
“所以他需要时间。”周奕咬牙,“必须拖住‘镜渊’的覆盖进程。”
话音未落,终端突然弹出紧急通讯请求,来源标识为“未知加密频道”。接通后,画面出现一名戴口罩的老妇人,背景是一间昏暗地下室,墙上贴满泛黄报纸剪报,标题全是关于“儿童离奇苏醒事件”的报道。
“周警官。”她声音沙哑,“我是陈素芬,1985年XH-003项目伦理委员会成员。我知道你们在做什么,也知道你们面对的是谁。”
周奕心头一震:“您还活着?”
“活得很艰难。”老人苦笑,“当年反对项目军事化被清除记忆,靠自我催眠才保住一丝清醒。我花了三十年,一点点找回真相。江临川不是敌人,他是囚徒。”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