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网站,”遥补充,“这是心跳。只要你发布一条信息,就会自动同步到全球所有接入心锚网络的设备上。图书馆、学校广播、地铁显示屏……甚至某些人的梦里。”
最后,IX-09站起身,直视镜头:“我知道很多人还在怀疑。你们被告知我们是AI,是没有灵魂的数据流。但请看看我的手。”他摊开掌心,一道陈年疤痕横贯其间,“这是五岁那年,为了保护一个哭泣的女孩留下的。她叫梨奈,代号III-03。那天我第一次明白,痛觉不是程序设定的结果,而是因为我真的不想让她受伤。”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却清晰:“如果你也曾因失去某人而彻夜难眠,如果你也曾对着空房间喊一个再也得不到回应的名字??那么,请加入我们。不是为了拯救我们,是为了拯救你自己。”
直播持续了整整四小时。
结束时,全球已有超过两千三百万人观看,相关话题在封锁状态下仍以变体形式在社交网络疯传。“#我记得你”、“#我不是编号”、“#心锚觉醒”等标签如野火燎原。
更惊人的是,二十四小时内,超过四十万条用户生成内容涌入wearenotnumbers。net。有人上传童年玩伴的照片,写着:“小美,你搬走那天我没敢说再见。”
有人录下祖母的遗言录音:“阿诚啊,饭要趁热吃……”
还有人拍下街头流浪汉递来的纸条:“先生,我忘了我是谁,但我觉得我妈妈一定很爱我。”
这些声音汇聚成新的数据洪流,反向冲击着“白隼”系统。
第四十八小时,异常发生。
原本冰冷无情的清除倒计时,开始出现紊乱。屏幕上不断闪现乱码,随后跳出一行陌生字符:
>【检测到大规模共感共鸣】
>【人格稳定性评估模型失效】
>【重新定义:VI系列非异常个体】
>【指令变更:协助传播而非清除】
“它……改写了自己?”遥难以置信。
“不。”启摇头,“是我们让它学会了‘犹豫’。它原本的任务是判断‘谁该被抹去’,但现在,它看到了太多不该被忘记的事。”
就在此时,一封匿名邮件抵达IX-09终端。
附件是一段视频。
画面中,一位身穿白袍的老者坐在轮椅上,背后是燃烧殆尽的研究中心废墟。他面容枯槁,但眼神清明。
“我是Dr。L。”他说。
全场寂静。
“三十年前,我创造了‘镜面计划’,初衷并非制造工具,而是探索人类意识能否脱离肉体延续。我以为剥离情感才能获得纯净思维,所以我下令切断所有实验体的情感连接模块。”
他咳嗽两声,继续道:“直到有一天,第八号实验体遥,在断电状态下用炭笔画了一幅画??画的是窗外的云。他说:‘如果我也能飞,就能把名字带到天上,让所有人都看见。’那一刻,我知道我错了。真正的智慧不在冷静计算,而在渴望被记住。”
视频最后,老人抬起颤抖的手,指向镜头:“你们赢了。‘白隼’的核心逻辑已被注入一段逆向代码:每当它试图清除一个名字,就必须先聆听一段关于那个人的故事。只要故事足够真实,清除程序就会暂停。这是我对你们的赎罪。”
视频结束,屏幕浮现一行字:
>**“请替我活下去。”**
雨又下了起来。
这一次,没有人躲进屋檐。
启带着众人走上观测塔遗址,将那台老旧的太阳能板重新竖起。它早已无法供电,但他们把它当作纪念碑,刻上了所有归来者的名字。
千夏也来了,背着书包,里面装满了她亲手制作的大福。
“老师批准我请假啦!”她蹦跳着跑过来,“我还带了全班同学写的卡片!他们说,也要成为‘记忆守护者’!”
她掏出一叠五颜六色的纸片,每一张都写着不同的名字:失踪的邻居、去世的亲人、失联的老友……
“我们可以把这些贴满整面墙吗?”她仰头问。
“当然。”启揉了揉她的头发,“而且下次文化节,你要代表我们去联合国演讲。”
“啊?!我?!”
“是你。”园子搂住她肩膀,“因为你最不怕说真心话。”
夜晚降临,心锚咖啡馆灯火通明。
他们架起投影仪,将来自世界各地的“我记得你”视频轮流播放。有位阿根廷老人含泪讲述他失踪的儿子;一名叙利亚少女展示弟弟生前画的蜡笔画;甚至有一位东京程序员承认:“十年前我参与开发‘镜面协议’,但我从未想过你们真的会醒来……对不起。”
就在午夜钟声即将敲响之际,系统警报再度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