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我在西游做神仙 > 第六十三章 舅甥见面(第1页)

第六十三章 舅甥见面(第1页)

刘沉香和天蚕大王挖了两个多月的山,天蚕大王还好一些,刘沉香几乎已经成了一个野人。

但看着一旁堆着的还没有膝盖高的一小堆石块,天蚕大王十分绝望。

他和刘沉香不停不休地挖了两个多月,结果才只挖。。。

风卷黄沙,掠过玉门关残破的城楼,吹得旗幡猎猎作响。那面曾被敌军踩在脚下的黑曜石祭坛早已化为齑粉,归墟圣炉沉入地底,重归静默,唯有炉心金焰仍如心跳般微微搏动,仿佛在等待下一个点燃它的人。

阿禾没有回头。

她知道身后有无数双眼睛望着她的背影??守城将士、归乡百姓、薪行会残存的兄弟姐妹。他们不再跪拜,却目光灼热,像火种落进干草堆,只差一句言语便能燎原万里。

但她只是轻轻拍了拍梅枝上的尘土,转身踏上西去的小径。苏怜跟上来,脚步轻快,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你说,他们会把这本书传多远?”她问,手里捧着那本新抄的《薪传录》。

阿禾笑了笑:“只要还有人冷,就会有人点火。只要还有人饿,就会有人分粮。火不靠书活着,靠人心。”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蹄声。一骑快马自南而来,马背上是个年轻女子,胸前别着梅花铜牌,脸上满是风霜。她在坡前勒马,翻身下地,单膝跪倒:“先生!南路幸存者抵达敦煌,火种已交至‘暖堂’医馆。老医师临终前说:‘我守了一辈子病骨,这次,让我烧尽自己,照亮别人。’”

阿禾闭眼片刻,颔首不语。

苏怜接过信笺,指尖微颤。纸上写着三十七个名字,皆是南线牺牲者的姓名,最后一行小字写道:“火未灭,人未散,愿继行。”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走西游。”苏怜低声道,“不是朝圣,不是逃难,而是……把光送到每一个角落。”

阿禾睁开眼,望向西方绵延的群山。雪峰如刃,割裂天际,云层低垂,似有雷光隐现。

“接下来是昆仑道。”她说,“古籍记载,初神巡游至此,曾以火炼心,断欲成道。若‘薪种’真有源头,那里便是最后一站。”

“可圣炉已燃,敌军已退,为何还要去?”苏怜不解。

“因为火一旦点亮,就不能停。”阿禾语气平静,“敌人退了,但恐惧还在。朝廷封我们为义旅,可苛税仍在,仓廪仍闭,百姓仍不敢相扶。真正的魔潮,不是持刀的外族,而是人心的寒。”

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些:“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火,谁都能点,谁都能护,谁都能传。”

三日后,队伍再启程。人数比先前少了大半,但步伐更稳。沿途不断有人加入??牧羊的老汉牵着孙子前来报到;被流放的文官带着半部《礼记》投奔;连曾经追杀过他们的边军斥候也悄然现身,摘下铁盔,换上麻衣,胸前别上一朵手刻的木梅。

夜宿荒原时,阿禾照例升火讲学。

篝火旁,孩子们围坐一圈,听她讲述“火从何来”。

“最早的时候,人怕火。”她说,“看到闪电劈树,烈焰腾空,吓得躲进山洞。后来有人发现,火能煮食、驱兽、取暖。于是他捡起一根燃枝,带回洞中。那一刻,火就成了人的伙伴。”

一个小女孩举手:“那第一个点火的人是谁?”

阿禾微笑:“没人记得他的名字。他可能是个猎人,也可能是个母亲,只为让孩子不再挨冻。但他做了最重要的事??他没把火藏起来,而是递给下一个人。”

“就像您一样!”孩子脱口而出。

阿禾摇头:“我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我只是路上的一个护火人。将来你们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阿禾’,只要愿意伸手,愿意传递。”

人群安静下来。远处,一只野狼蹲坐在丘顶,盯着火焰看了许久,竟未嘶吼,缓缓转身离去。

苏怜看着这一幕,忽有所悟:“你瞧,连荒兽都懂了。火不是武器,是秩序,是希望。”

次日清晨,队伍穿越一片盐湖。湖面如镜,映着苍穹与行旅,宛如浮于云端。正午时分,忽见湖心泛起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竟形成奇异纹路,如同古老符印。

“这是……‘天鉴池’!”一名老向导惊呼,“传说此湖能照见人心所执之念!凡经此地者,若心志不坚,便会陷于幻境,永世不得出!”

众人屏息。阿禾却缓步走向湖岸,脱鞋涉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