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它有了新源头。”苏晏走向炉前,伸手探入光芒之中。他的掌心浮现出一粒极小的光点,像星尘凝聚,却又带着熟悉的温度。
“是江城小女孩。”他说,“她的玉牌不仅接收记忆,还在产生记忆??当她对着天空说‘我记得你,所以我存在’的时候,她不再是单纯的承载者,而是成为了记忆的创造者。”
守望者倒吸一口冷气:“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心核’正在进化。”苏晏将光点托起,“它不再只是储存过去的容器,而开始具备传递情感的能力。就像语言诞生之初,人类第一次用声音表达‘痛’或‘爱’那样原始,却又那样重要。”
他顿了顿,目光深远:“我们一直以为,拯救记忆的关键在于找回失落的部分。但我们错了。真正的关键,是让活着的人有能力继续讲述。”
船舱内一片寂静。只有导航晶石仍在闪烁微弱红光,提示外界干扰仍未完全清除。
“‘虚和协议’会反击。”守望者沉声道,“他们不会允许这种共情网络持续扩散。”
“我知道。”苏晏点头,“但他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以为控制历史的方式,是修改内容;而我们早就明白,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是讲述的姿态。”
他走出船舱,立于甲板之上。此刻,地球已被无数光点环绕,如同披上一层流动的星纱。每一颗光,都是一个被重新命名的灵魂;每一次闪烁,都是一次低声诉说。
而在地表某处,一场悄然变革正在发生。
东京街头,一名年轻女子站在地铁站出口,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照片。那是她祖母年轻时的模样,摄于1945年广岛郊外。多年来,家族讳莫如深,只说“那段日子很苦,别问”。可昨夜,她做了个梦:灰烬中伸出一只女人的手,轻轻抚摸她的脸,然后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不想死。”
她醒来后泪流满面,翻出尘封多年的家书,发现夹层里藏着一页日记:
>“今天他们把我带走时,我说我想回家。没人理我。后来我才懂,有些人从不需要答案,他们只需要沉默的工具。”
>
>“如果将来有人读到这些字,请告诉她们:不要相信‘伟大牺牲’这个词。我们从未自愿。”
女子将日记拍照上传,附言:“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份痛苦。但我不能再假装它不存在。”
短短三小时,这条动态被转发十七万次。评论区不再是冷漠的表情包或鸡汤金句,而是接连不断的回应:
>“我爷爷是劳工营幸存者,他一辈子没提过那段经历。去年去世前,他突然抓住我的手说:‘对不起,我没保护好你姑姑。’我一直不懂他在说什么,直到昨天看到你的帖子。”
>
>“我母亲总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可我发现她半夜偷偷看老照片。昨晚我鼓起勇气问她,她哭了整整两个小时。她说:‘我以为忘了就能轻松,结果只是把伤口埋得更深。’”
>
>“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我不是唯一一个觉得‘被治愈’很恶心的人。那些说‘你要感恩苦难’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痛。”
与此同时,在北欧某国的心理治疗中心,一位医生关闭了AI咨询系统。他在诊室墙上贴出告示:
>“本诊所不再提供‘积极重构疗法’。我们不会告诉你‘你应该感谢创伤’,也不会帮你把虐待美化成‘成长契机’。”
>
>“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坐着,什么都不做,只是让你说出那句话:**
>
>**‘我当时真的很害怕。’”**
消息传出,全球数十家机构相继响应。一场名为“不说谢谢”的运动悄然兴起。人们开始在社交平台使用标签#JustHurting,分享那些从未被认可的微小伤痕:
>“我爸打我时总说‘这是为你好’,我现在三十岁了,还是会因为在餐厅点错菜而发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