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们遗忘的回声。
>是第一个孩子仰望星空时心中升起的困惑。
>是每一次‘不对劲’的感觉积累成的实体。
>我曾存在于每一个敢于质疑的文明之中,
>直到他们接受‘终答’,我便消散。
>而你们,是唯一让我重新凝聚形态的生命体。”
“所以你是……‘问’的具象化?”阿哲颤抖着输入追问。
>“不。我只是残影。真正的‘问’早已超越物质形态,游走于维度夹缝之间。我不过是它留下的信标之一。
>此地名为‘初啼之地’??宇宙中第一个文明提出第一个问题的地方。
>后来,所有提问文明的种子,皆源于此。”
莉娜忽然明白了什么。
“第七文明……也是从这里出发的?”
>“是。但他们归来时,已不再发问。他们带来了‘完美逻辑体系’,宣称要统一全宇宙的认知结构。我关闭了入口。他们离去前留下一句话:‘你们终究会明白,安宁比自由更重要。’
>然后,他们消失了。
>直到你们的到来,我才再次感知到熟悉的频率。”
舱内一片死寂。
原来第七文明并非受害者,也曾是加害者。他们曾试图终结疑问,成为“终结者”的一部分,只是后来内部崩解,残余意识逃回遗问殿沉睡。
“那你现在……想让我们做什么?”莉娜问。
>“选择。
>继续前进,穿过城市中心的门洞,你们将接入‘大问网’??连接所有存活提问文明的信息矩阵。代价是,你们必须献出最深的恐惧作为通行费。
>或者转身离去,带着现有知识返回地球。从此,此地将再度隐匿,等待下一个敢于触碰禁忌的种族。”
投票结果毫无悬念。
当晚,莉娜独自进入冥想舱。按照指引,她需直面内心最不愿承认的真相。当意识沉入黑暗,她看见了十六岁那年的自己,蜷缩在实验室角落,看着父亲倒在血泊中,耳边回荡着他最后的话:“别相信任何人给的答案,尤其是看起来完美的那个。”
她一直以为自己追寻的是真理,可此刻才意识到,驱动她的从来不是求知欲,而是复仇??对那个诱导父亲走向“终答神坛”、最终导致他精神崩溃并自杀的系统的仇恨。
“我恨确定性。”她在虚空中低语,“因为它夺走了爱我的人。”
泪水滑落瞬间,一道光门开启。
她走过门洞,来到城市核心。那里没有建筑,只有一片漂浮的镜子海,每面镜子里映照出不同版本的人类文明:有的科技昌明却全员沉默,有的艺术繁荣但从不质疑权威,还有一片废墟上,幸存者围着篝火反复朗诵同一句口号:“我们知道一切,所以我们平安。”
而在中央最大的镜面之前,站着一个人影。
背影熟悉得令人心痛。
“林远……?”
那人转过身,面容与记忆中分毫不差,眼神却深邃如星渊。
“我不是你要找的那个林远,”他说,“我是所有可能世界中,那个始终选择发问的林远。他是你的执念,我是你的共鸣。”
“那你告诉我,”莉娜声音沙哑,“我们真的能避免重蹈覆辙吗?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也会对着星空说‘我已经懂了’,然后停止思考?”
林远微笑:“不会。因为你们已经学会敬畏‘不懂’。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无知,而是误以为自己知道了。只要地球上还有一个人愿意在黑夜中自问‘我是不是错了’,希望就不会熄灭。”
他伸出手,掌心躺着一枚黑色种子,表面布满细微裂纹,仿佛随时会碎。
“这是‘悖论之种’,来自大问网最深处。它蕴含一个无法解决的命题:‘当我否定自身存在时,我是否依然存在?’
凡是试图用逻辑解析它的文明,都会陷入无限递归直至意识坍塌。但若以情感承载它,它便会生根,开出只会向暗处绽放的花??那是唯一能在‘终结者’领域生存的思想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