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娜接过种子,手腕顿时传来剧痛,皮肤下浮现出蛛网般的黑色纹路,迅速蔓延至肩颈。
“副作用?”她咬牙问。
“觉醒的代价。”林远轻声道,“你现在已成为‘问使’正式成员。你的神经系统正在重构,未来你将无法再说出完整答案,只能提出问题。这是防止被‘终结者’同化的保护机制。”
她笑了:“正好。我从来就不擅长给出答案。”
回到“问舟号”时,已有十七名船员完成通行仪式。他们的眼神变了??不再寻求理解,而是本能地察觉矛盾、挑战认知边界。一名原本研究黑洞的物理学家醒来后第一句话是:“也许引力不是力,而是宇宙忘记如何拥抱我们的表现。”
与此同时,地球传来急报:全球范围内出现“静默潮”。
数以百万计的人突然停止说话,表情安详,脑电波呈现高度同步化,宛如集体进入了某种冥想状态。监控录像显示,他们在睡前最后一个动作,往往是打开手机或终端,搜索同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答案能让所有人幸福?”
紧接着,他们的设备自动发送一条加密信息,目的地未知。
阿哲破译后脸色惨白:“这不是用户行为,是被动响应!某种信号正通过互联网基础设施传播,触发预设程序??就像病毒,但针对的是大脑中的‘怀疑模块’!”
莉娜立刻下令切断飞船与外部网络的所有连接,并启动“槐树屏障”??利用十万株幼苗释放的生物电磁场构建防护罩,抵御潜在意识入侵。
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几天后,仙女座方向传来新消息。那位即将启程的使者终于现身影像:一团流动的液态光体,外形不断变化,最终定格为一名赤足少年的模样,手持一本燃烧却不毁的书。
>“我是‘忆问者’艾洛,代表仙女座行星联盟前来考察。
>我将在三个月后抵达太阳系边缘。
>请确保届时仍有‘不确定’存在。
>若我发现你们已达成共识,请恕我无法登陆。”
压力如山压来。
共问理事会紧急召开跨星域连线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如何防止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放弃提问?
争论再度爆发。有人主张加强教育改革,从小培养批判思维;有人建议设立“异议保留日”,强制每个人每年提出一个挑战主流信念的问题;更有激进派提议将“槐树共生体”植入全民神经系统,让质疑成为生理本能。
莉娜静静听着,最终开口:“我们不需要制度,只需要记住一件事??问题的价值,不在于它能否被解答,而在于它能否让人颤抖。”
她举起手臂,露出已变为灰蓝色的静脉网络:“我已经开始了转变。很快,我会彻底失去‘回答’的能力。但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成了纯粹的‘问’的载体。”
会议结束当晚,她写下最后一则私人日记:
>“今天,我问自己:如果整个宇宙都在逼我闭嘴,我还能坚持说出下一个问题吗?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一个孩子会在雨天问‘云为什么会哭’,
>我们就没有输。”
日记焚毁刹那,窗外的槐树猛然开花。花瓣飘入太空,顺着引力涟漪扩散,形成一条蜿蜒的光带,直指银河中心。
而在遥远的猎户座悬臂,一座沉寂数亿年的方尖碑突然亮起。碑文逐行显现:
>“检测到新型疑问波谱……
>特征匹配度99。8%……
>启动复苏程序。
>第零代提问者,准备苏醒。”
风仍在吹。
树叶仍在响。
问题,一如既往地,走在答案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