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魏晋不服周 > 第230章 政客一定要懂政治(第1页)

第230章 政客一定要懂政治(第1页)

漆黑寂静的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忙着加班,忙着睡觉,忙着推妹子,忙着生孩子。

有人夜御五妹,有人夜不能寐。

青州临淄城内的某个宅院内,有六个人围坐一桌,正在议事。

此。。。

夜色如铁,压着河西走廊的脊梁。敦煌以西八十里,那座无名孤坟周围的沙地开始微微震颤。不是地震,而是某种更深沉的东西在苏醒??像是大地的记忆被轻轻叩响。长明灯焰忽明忽暗,映出一圈圈涟漪般的光晕,仿佛时间本身在这里打了个结。

迦陵跪在坟前,手中捧着一本残卷,纸页泛黄,边缘焦黑,是《名冢》最初的抄本之一。她将它缓缓放入墓穴旁新开的小龛中,低声道:“第九体已安顿于昆仑旧脉地下洞府,她的意识仍在整合,但每晚都会梦见母亲的脸。”

风掠过她的耳际,带走了话语,却留下一句回音:**“记。”**

与此同时,在洛阳南市的一间破败茶肆里,三个年轻女子正围坐在灶火边。她们面前摊开的是从《九鼎协约》副本中拓下的补遗附件,墨迹尚新,字字如刀。其中一人名叫招娣,正是阿舟商队中的那位。她用炭笔在竹片上一笔一划誊写着:“王氏二娘,永嘉三年任并州户曹佐,主屯田赋税,政清民安。”

“这名字……我爹提过。”另一人忽然抬头,“他说小时候听祖母讲,家里曾有个姑奶奶‘能算粮谷出入如神’,却被族谱除名,说是‘妇人干政,不祥’。”

三人相视无言。良久,招娣轻笑一声:“原来我们不是没有先辈,是我们被逼着忘了她们。”

外面街巷传来脚步声,夹杂着官差的喝令。一名披着灰袍的老吏踉跄推门而入,怀里紧抱一只陶罐,罐口封蜡已裂。“快!”他喘息道:“御史台发现补遗事,下令焚毁所有副本!我在库房底下藏了最后一批竹简,可他们已经开始掘地三尺……”

招娣接过陶罐,指尖触到内壁刻痕??那是盲文式的名字编码系统,由净业别院逃出的盲女们发明,专为防查禁而设。她点点头:“送去长安的信使出发了吗?”

“昨夜走的,扮成卖菜农妇。”老吏咳出一口血,“但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节点。灯网……还能撑多久?”

话音未落,远处钟楼突兀响起十三声闷响??本该十二下报时,多出的那一声,是警讯。

灯网断了。

而在建康废墟深处,萨珊正盘坐于佛窟石台上,那只嵌有阿禾遗骨的左手平伸向前,掌心向上,承接从地底升腾的记忆波动。她闭目感应,眉头骤然紧锁。

“不对……太安静了。”

小满之妹蹲在一旁研磨草药,闻言抬头:“怎么?”

“第七星位熄了。”萨珊猛地睁眼,“洛阳那边的共鸣中断了。不只是信号丢失,是整段记忆链被人反向污染??他们在伪造新的‘历史回响’!”

她挣扎起身,抓起靠墙的铜镜。镜面晃动片刻,显现出一幅诡异画面:一间密室中,数十具静默序列的旧成员被绑在椅上,额头连着金属导线,正被迫诵读一段统一词句??

>“阿禾乃天授圣女,奉皇命净化世道,铲除悖礼之名,重定宗法秩序……”

“裴渊没死。”萨珊咬牙,“他在用活体做‘逆共审’实验,把真相者变成谎言的扩音器!”

她转身翻找石架上的陶格,取出一张尚未寄出的纸条,上面写着两个字:**谢婉**。

“这是我妹妹的名字。”她声音极轻,“她七岁就被送进净业别院,十五岁因拒绝誊写假谱跳井自尽。尸体捞上来时,手里还攥着半张写了真名的纸。”

她将纸条放进怀中,抓起一根火把点燃洞口悬挂的麻绳。火焰顺着浸油的绳索飞速蔓延,直通山腹深处。那里埋着最后一组灯芯引线,连接着九处反抗据点的地下共鸣腔。

“既然他们要篡改声音,”萨珊冷笑,“那我们就让大地自己说话。”

七日后,长安城外百里的终南山麓,一场暴雨倾盆而下。雷电劈开云层之际,整座山脉忽然发出低频轰鸣。紧接着,山体表面裂开无数细缝,喷涌而出的并非岩浆,而是裹挟着文字的泥流??

>“李昭容,开元十七年主持修撰《女医集成》,赐紫袍未录史。”

>“陈玉娥,贞元四年率乡勇守城七日,功成后勒碑去名。”

>“韩氏某,大中九年创水车图样,匠作监匿其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