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在这里。”林小满轻声说。
“嗯。”知安靠在她肩上,“只要我们记得,他就没走。”
夜幕降临,共生村举行首次“共生日”。三百余名觉醒者齐聚广场,手拉着手围成巨大圆圈。中间燃起篝火,火焰映照着每一张或稚嫩或沧桑的脸庞。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刚学会走路的孩童,有的肢体由机械构成,有的双眼流淌着蓝光,但他们都有同一个特征??
他们会哭,会笑,会紧紧抱住身边的人。
林小满站在高台上,举起一杯清水:“敬那些未曾出生就被放弃的生命,敬那些在黑暗中仍相信光明的灵魂,敬托米,敬所有教会我们‘何以为人’的你们。”
众人齐声回应:“敬活着本身。”
歌声响起,是那首古老的童谣,由三百多人共同吟唱,音符不再断续,而是汇成一股温暖洪流,穿透云层,流向未知的远方。
而在地球另一端,沙漠中的孤坟前,一杯清水再度出现。纸条换了内容:
>“亲爱的女儿:
>我读到了新闻。
>原来你活成了别人口中的光。
>爸爸终于敢说出口的话是??
>我为你骄傲。”
风起,纸条飘向天空,化作点点星火,融入夜色。
多年以后,当第一所“共生学校”迎来毕业典礼,校长林小满在致辞结尾说道:
“很多人问我,托米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不是忆光藤,不是共感网络,也不是那些奇迹般的复苏。
是他让我们明白??
**爱不是人类的特权,而是生命的本能。**
当你愿意为一个陌生人停下脚步,当你能在别人的痛苦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你就已经触碰到长生的真相。
因为我们终将死去,
但那些被我们温暖过的灵魂,
会继续走下去,
带着我们的名字,
和我们的泪与笑,
走向更远的春天。”
台下掌声雷动。毕业生们摘下帽子抛向空中,其中一人转身望向校园角落的忆光藤。最新绽放的花朵中,浮现的画面令人动容:一片草原上,一个小男孩牵着风筝奔跑,身后跟着无数身影,有的蹒跚学步,有的拄拐前行,但他们都在笑,都在跑,都在追逐同一片蓝天。
藤蔓随风轻摆,仿佛也在回应:
>“我在。”
>“我在。”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