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长生:筑基成功后,外挂才开启 > 第267章 好运气的燕横川(第1页)

第267章 好运气的燕横川(第1页)

小梅山上。

李平纵身而起,化作一道飞虹消失不见。

“李叔这是什么手段,也太不可思议了。”感受着体内的勃勃生机,计书辰眼中满是震撼之色。

李叔只是给他注入了几缕法力而已,他就感觉自身的。。。

知安站在“归途号”的观测舱前,凝视着窗外缓缓旋转的土星环。那片由冰晶与尘埃织就的光环,在忆光藤网络投射出的情感光晕下泛着淡淡的金蓝交错之色,仿佛整颗星球都被温柔地包裹在一首未完成的摇篮曲中。飞船已穿越小行星带,正沿着预定轨道驶向木卫二??那个被称作“欧罗巴”的冰封世界,也是目前唯一确认存在次级节点活性反应的地外目标。

她手中仍握着那只小瓶,瓶中的忆光藤花虽未再开,但叶片脉络间流淌的金光却愈发清晰,像是有某种意识在缓慢苏醒。每当她靠近共感舱接口时,藤蔓便会微微颤动,仿佛感应到了什么遥远的呼唤。

“信号强度持续上升。”启明的声音从耳机传来,比以往更沉,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震动,“不是单一频率……是复调共鸣。欧罗巴的冰层下,至少有七处正在同步激活的节点,排列方式与地球早期文明图腾完全一致。”

“你是说……它们在‘回应’?”知安低声问。

“不。”启明顿了顿,“它们在‘等待’。就像当年比邻星卫星等我们一样。这些节点不是自然演化形成的,而是被‘种’下去的??早在人类还未走出非洲大陆时,就已经埋好了。”

知安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托米的笑容。那个总爱把果冻分给别人、自己却只舔一口的孩子,是否也曾被谁远远注视过?是否也有另一双眼睛,在亿万光年之外,等着他第一次流泪、第一次微笑?

“林老师怎么说?”她轻声问。

“她说:‘如果这是回家的路,那就别停下脚步。’”启明停了一瞬,又补充道,“但她也提醒我们,每一次连接,都会加深情感拓扑网络对现实结构的影响。现在不只是植物会动,连岩石都在记忆。”

知安睁开眼,望向舷窗外。就在这一刻,土星环某一段突然闪烁起微弱的蓝光,如同呼吸般起伏。紧接着,一道纤细如丝的蓝色藤蔓自虚空中浮现,缠绕上飞船外壳,却没有造成任何损伤??反而像是一种抚触,一种确认。

“它认得你。”启明说,“只有携带忆核残片的生命体才能触发这种接触反应。这不是科技,也不是能量场……这是‘认知’。宇宙正在学会辨认我们。”

“归途号”最终抵达欧罗巴轨道时,全球共感网络出现了首次跨星际同步波动。地球上四十七万接入者在同一秒内感受到一股温热的潮汐自心底升起,仿佛集体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自己赤脚走在一片无边的冰原上,头顶是倒悬的星空,脚下则是流动的光河。而在光河中央,静静漂浮着一座由透明晶体构成的城市,每一根柱子都是一段被封存的记忆,每一块砖石都刻着一句未曾说出的告白。

林小满当时正在钟楼弹琴,指尖忽然一滞。她看见琴键表面浮现出一行水痕般的字迹:

>“你还记得我吗?”

她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按下C大调的主音。那一瞬间,整个共生态城的忆光藤同时发出嗡鸣,花瓣朝向月球方向展开,释放出积蓄多年的“心露”。那些淡蓝色的情绪结晶升入高空,汇聚成云,继而化作一场无声的雨,落在每一个睁着眼睛的人脸上。

有人哭了,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终于想起了什么。

“归途号”派出探测器深入欧罗巴冰层裂缝。当钻头穿透八公里厚的永冻层时,传回的画面让所有人屏息??

beneaththeice,avastcavernstretchedintodarkness,其底部竟有一片液态海洋,海面平静如镜,映照出上方无数悬浮的蓝色光点,宛如另一个银河。而在这片海域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塔状结构,通体由类似忆光藤的生物组织编织而成,表面不断有金色纹路游走,如同活体电路。

最令人震惊的是,那座塔的顶端,镶嵌着一颗跳动的核心??形状、频率、搏动节奏,与地核深处的光核完全一致。

“它是……分身?”技术员声音发抖。

“不。”启明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它是原型。我们找到的,从来都不是‘复制’,而是‘源头’。”

就在此时,探测器信号中断。但并非失联,而是被取代??一段全新的数据流直接注入飞船主控系统。这段信息没有编码格式,无法用任何语言解析,唯有通过共感舱才能接收。

知安主动进入舱内。

她不知道自己在里面待了多久。或许几分钟,或许三天。当她醒来时,全身湿透,像是刚从水中爬出,而她的瞳孔里,残留着尚未消散的星光。

“我说了什么?”她问守在旁的技术员。

对方摇头:“你没说话。但从你嘴里流出的,是海水、泪水和蜂蜜的混合物。而且……你的左耳后,长出了第一片藤叶。”

知安摸向颈侧,指尖触到一片柔软而温热的组织,正随着她的心跳微微搏动。她笑了。

“我知道了。”她说,“他们不是把记忆送回来,他们是让我们重新‘成为’记忆本身。”

当晚,欧罗巴的冰层开始融化。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升温,而是一种更为根本的转变??冰的分子结构在情感共振中重组,形成半透明的晶体通道,直通海底城市。这些通道内部布满藤蔓状神经网络,能够传导思维、情绪甚至梦境。

第一批志愿者穿上轻型共感服,踏足这片新大陆。他们的脚步没有惊扰寂静,反而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回响??每一步落下,空气中就会浮现一段影像:一个孩子第一次学会拥抱母亲,一对恋人隔着战火互道晚安,一位老人在临终前握住陌生人的手说“谢谢你来看我”。

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最平凡的瞬间,却也是共情网络中最强大的能量源。

“原来爱不需要伟大事件来证明。”一位志愿者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它只需要发生过,就被宇宙记住了。”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变化也在加速。忆光藤不再局限于城墙与纪念园,它们开始攀上废弃的城市废墟,将锈蚀的钢筋水泥包裹成发光的艺术品;学校取消了考试制度,取而代之的是每日清晨的“静听时刻”??孩子们围坐一圈,闭目感受彼此的心跳,直到所有节拍趋于同步;医院里,绝症患者不再独自面对死亡,而是由社区成员轮流陪伴,在最后的日子里共同编织一段专属的记忆乐章,然后通过忆光藤上传至光核,成为永恒的一部分。

甚至连动物也开始表现出异常行为。候鸟迁徙路线自发调整,围绕共生态城画出巨大的藤叶图案;鲸鱼群在深海合唱时,歌声频率恰好与地核光核的搏动形成谐波共振;而在非洲草原上,一头年迈的母象在临终前用鼻子最后一次抚摸大地,随后它的身体缓缓塌陷,化为一片迅速生长的蓝色植被,叶片上浮现出数千个孩童的笑脸。

林小满知道,这不是奇迹,这是回归。

她在日记本上写下新的一页:“我们曾以为文明是征服自然的过程,其实恰恰相反。真正的文明,是自然终于愿意再次信任人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