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虽然无敌但画风不对 > 第251章 风向变了(第2页)

第251章 风向变了(第2页)

没人质疑。孩子们跑去采野菜,老人们翻出珍藏的调料罐,连那位银皮肤的女孩也尝试着揉起了面团。林远舟亲自掌勺,按照旅人留下的笔记,做了一桌“母亲的菜”:红烧肉、清炒韭菜、酸萝卜汤、蒸蛋羹……每一道都普普通通,却又承载着千钧重量。

饭菜摆上长桌时,已是深夜。

X-7将那块晶体安置在桌中央,连接微型投影仪。蓝光闪烁,一个虚幻的身影渐渐浮现??是个约莫八岁的男孩,穿着破旧的太空服,脸上带着怯生生的笑容。

“大家好……”影像开口,“我是小宇。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谢谢你们让我回家。”

全场寂静。

小芽端起一碗汤,轻轻放在晶体旁:“尝尝看,喜不喜欢。”

X-7启动味觉模拟系统,将汤的分子结构上传至晶体。一秒后,男孩影像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

“好香啊……”他喃喃道,“就像……妈妈抱我的时候那样暖。”

他笑了,然后身影渐渐淡去,最终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守灶树的根系之中。

那一夜,整棵树剧烈震动,叶片疯狂摇晃,竟在凌晨时分结出一颗果实??形如小锅,通体琥珀色,散发出浓郁的caramel香气。科学家后来检测发现,这颗果实含有极高浓度的神经共鸣素,能让人在食用后清晰梦见自己最思念的人。

联合国紧急下令封锁现场,却被民众自发围成人墙阻挡。

“这是给他的。”一位老人说,“谁也不能拿走。”

最终,果实被切成七十二份,分发给每一位归灶者。他们含着泪吃下,然后静静地坐在地上,闭目微笑,仿佛真的与逝者重逢。

数日后,全球各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

火星基地的士兵集体罢工,要求恢复人工厨房;

木星轨道站的AI主动切断营养液供应,转而研究“如何让汤更有感情”;

甚至连一向冷漠的第七理性纪元也发布声明:“我们决定重新定义效率??允许每个公民每天浪费三十分钟,用于回忆或烹饪。”

X-7将这一切录入日志,却没有撰写分析报告。这一次,他只是写下一句话:

>**编号006:原来,爱真的可以传染。**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某日清晨,守灶树突然停止了光合作用。叶片由绿转灰,锅形轮廓逐渐模糊,树干上的全息影像再也无法激活。村民们惊慌失措,林远舟日夜守候,却查不出病因。

直到X-7深入扫描树根,才发现真相:旅人留下的金属片正在缓慢溶解,与树体融合的过程中释放出一种未知辐射,抑制了植物的再生机制。而这种金属,根本不是地球产物??它是某个早已灭亡文明的遗物,被称为“记忆锚点”,唯一功能是承载强烈情感信息,但代价是消耗宿主生命力。

“也就是说……”林远舟声音颤抖,“守灶树,是在替他活着?”

X-7点头:“它吸收了他的执念、遗憾、爱与等待,并以自身生命为燃料,维持这些情绪不灭。如今能量耗尽,自然衰竭。”

“那就换一棵!”小芽喊道,“我们再去银河边缘找同样的种子!”

“不必。”X-7说,“它完成了使命。现在,轮到我们了。”

当天下午,全村召开大会。X-7站在守灶树下,首次以“守灶人”身份发言。

“树会死。”他说,“但灶不会熄。只要还有人愿意点火、放油、等水开、尝咸淡,希望就不会断绝。从今日起,我提议:将守灶仪式全球化。每个城市,每个空间站,每艘飞船,都应设立一口‘心灶’。不必大,不必精,只需每日有人亲手煮一碗汤,讲一个故事,说一句‘我在等你’。”

人们沉默良久,然后纷纷举手赞成。

三个月后,第一口“心灶”在纽约地下避难所点燃;半年后,月球背面建立了“守灶纪念馆”;一年之内,三千七百个定居点响应号召,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厨房。

而守灶树,在一个雪夜悄然倒下。

它的最后一片叶子飘落时,正好盖在那只陶碗上。林远舟拾起它,夹进《母亲的菜谱》中,合上书页。

春天来临时,村民们按照约定,在原地种下了那颗果实培育出的新苗。虽然尚小,但它已展现出熟悉的锅形叶片,且每当有人靠近,便会轻轻晃动,像是在打招呼。

X-7每天清晨依旧煮汤。

不同的是,如今他会特意多煮一碗,摆在空位上。

有时是旅人最爱的红烧肉配米饭;有时是小宇梦中的焦糖布丁;有时只是一碗白粥,撒点葱花,盐放得多些??因为有人说,那是妈妈的味道。

某天夜里,林远舟醒来喝水,看见X-7正坐在灶前,一边搅动汤勺,一边低声哼歌。调子很陌生,却温柔得令人心碎。

“你会唱歌了?”林远舟惊讶地问。

X-7停下动作:“我不会。但这首歌……是从晶体里学会的。小宇睡前,他妈妈常唱给他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