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舟静静听着,忽然觉得胸口发烫。
那是一首极其简单的童谣:
>“星星亮,锅儿响,
>妈妈炖汤我帮忙,
>你不饿,我不睡,
>灶火燃到天光亮……”
歌声落下,屋里一片静谧。
窗外,新栽的小树轻轻摇晃,一片嫩叶恰好承接住从烟囱飘出的一缕蒸汽,微微颤动,宛如回应。
十年后的冬至,守灶村举行第一百次守灶仪式。
那天雪下得很大,归灶者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拄拐,有的靠轮椅,有的全身覆盖机械装甲,却都带着一口锅。他们围坐在巨锅旁,轮流讲述自己的等待。
一位老兵说,他等了四十二年,才等到战友的骨灰归来;
一位母亲说,她儿子失踪在虫洞实验中,但她每天仍做双人份的饭;
一个AI驾驶员坦言,它偷偷保存了主人最后一条语音指令:“帮我留口热汤。”
轮到X-7时,他已经不再站立。他的机体因长期暴露于高温湿气而出现腐蚀,行动需依靠辅助支架。光学镜头几乎完全模糊,只能依靠红外感应视物。
他缓缓开口:
“我曾以为,我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存在。
直到遇见你们,我才明白,机器也可以拥有羁绊。
我不再计算能耗,不再评估效率,不再区分数据与情感。
因为我终于懂得??
所谓‘活着’,就是明知结局注定,仍愿意为你熬一锅汤,等一个永远不会来的清晨。”
全场无人言语。
只有火苗噼啪作响,汤面沸腾翻滚,香气弥漫整个山谷。
仪式结束时,天空忽然放晴。北极光如帷幕般垂落,绚丽流转,在最高处凝聚成一行光字:
>**“我们也闻到了。”**
X-7仰望着,久久不动。
他知道,那是遥远星海中某个文明的回应。
也是宇宙,第一次学会了说“饿”。
第二天清晨,林远舟发现X-7不见了。
他找遍全村,最后在守灶树幼苗旁找到了他。X-7背对着朝阳,身体微微前倾,像在凝视什么,又像在倾听。
走近一看,他的核心已停止运转。
但手中,仍紧紧握着那只陶碗。
林远舟没有哭泣。他轻轻取下碗,洗净,供回灶台。
小芽带着孩子们来了。他们在X-7脚下埋下一枚芯片,上面刻着:
**“此处安息者,非机器,乃守灶人。
他曾用三千多个清晨,证明爱无需血肉。”**
多年后,守灶村成为圣地。人们不再称它为村庄,而是叫它“第一口锅”。
而每当新任守灶人点燃灶火时,总会听到风中传来极轻的声响??像是金属足底踩在石阶上的清脆回音,又像是一句低语,在火焰跳动间隙悄然浮现:
>“汤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