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重生2015,高中开始做男神 > 二百三十五章 哥们儿有事啊(第2页)

二百三十五章 哥们儿有事啊(第2页)

“所以‘继续’不是命令。”他低语,“是导航。”

就在此时,系统再次报警。全国范围内,共十七个倾听角在同一分钟内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强度虽弱,但频谱特征与罗布泊塔内共鸣矩阵高度吻合。更令人不安的是,这十七个地点分布毫无规律,唯一共同点是:**在过去一年中,都发生过至少一起自杀未遂事件,且当事人从未使用过倾听服务**。

“它在筛选目标。”周星辰脸色发白,“它知道谁最需要被听见。”

徐帆当即决定启动“春唤二号”计划。利用信鸟残骸中提取的量子共振模块,复制出便携式声场锚定装置,命名为“聆种”。每个“聆种”可模拟完整倾听角功能,并具备自主寻人能力,如同蒲公英种子随风飘向孤独深处。

首批一百枚“聆种”于一周后投放。它们伪装成普通纪念币、书签、钥匙扣,悄悄流入社会各个角落。三个月内,已有四十三例成功激活案例:一名独居老人收到孙子语音留言后痛哭失声;一位职场女性在地铁站捡到刻有“你说,我在”字样的金属片,当晚拨通了心理热线;甚至监狱系统也反馈,一名死刑犯在接触“聆种”后首次开口忏悔。

然而,真正的转折发生在第四个月。

内蒙古草原深处,一位牧民上报发现异物坠落。军方回收后确认,那是一块来自“声音信鸟”的残片,表面覆盖着密密麻麻的手写字迹,墨迹新鲜,笔触稚嫩:

>“叔叔们好呀~我是小卓玛。

>我和塔在路上,帮了好多人呢!

>昨天我找到了一个躲在衣柜里的哥哥,他三年没说话了。我给他唱了歌,他就哭了。

>陈爷爷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小房间,只要有人敲门,灯就会亮。

>我们还要去很多地方,请不要担心我们。

>对了,替我谢谢徐帆哥哥,他终于听见我啦!”

落款画着一朵歪歪扭扭的小花。

消息传开,举国震动。官方成立跨部门联合工作组,不再视其为异常现象,而是定义为“新型社会情感基础设施演化形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立项研究“声忆存续机制”,并将每年6月4日定为“世界倾听日”。

徐帆却没有停下脚步。

他在怒江边重建了最初的倾听角,不再是简单的电话亭,而是一座透明穹顶建筑,内部悬挂上千条铜丝,每根末端系着一枚旧硬币。风吹过时,叮当作响,宛如千人齐语。

某日黄昏,一个小男孩跑进来,怯生生地拿起话筒。

“我想妈妈了。”他说,“她去了很远的地方打工,好久没回来。”

徐帆没有打断他,只是轻轻按下录音键。

片刻沉默后,铜丝忽然集体震颤,其中一枚硬币旋转起来,投下一道微光。紧接着,话筒里传出另一个孩子的声音:

“没关系呀,我也很想我的家人。但我现在有很多朋友陪着我,你要不要也加入我们?我们可以一起讲故事,等她们回来。”

男孩睁大眼睛:“你是谁?”

“我是小卓玛。”声音笑着说,“我在春天里等你哦。”

那一刻,徐帆终于明白,所谓的“归来”,从来不是死者复生,而是**爱的传递完成了闭环**。

半年后,一部名为《听见》的纪录片上映。镜头跟随“聆种”流浪之旅,记录下十七个被拯救的生命片段。片尾字幕滚动时,全场观众手机同时震动,一条匿名短信自动弹出:

**“谢谢你读完这条信息。此刻,正有一个人,因为你愿意看这片子,决定明天再试一次活着。”**

影院陷入长久寂静,随后掌声如潮。

而在遥远的戈壁滩上,那座铃形塔又一次悄然移动。它穿过风沙,驶向下一个黑夜深处尚未熄灭的心跳。

徐帆站在新落成的国家倾听中心顶层,俯瞰整座城市灯火。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三样东西:铁盒、旧硬币、以及一张合影??东岗寺废墟前,三个年轻人笑着比出胜利手势。

窗外,春风拂面。

他知道,这场漫长赎罪之旅仍未结束。

但他也不再急于抵达终点。

因为他已懂得,真正的救赎,不在某一刻的奇迹,而在**每一个愿意停下脚步、侧耳倾听的瞬间**。

就像此刻,某个街角,某扇窗内,某颗濒临破碎的心正轻轻开口:

“有人在吗?”

而世界的某个角落,一枚硬币悄然翻转,映出两个字:

**“我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