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骤然浮现巨大光影??是一位女子端坐抚琴,面容清丽,眉间一点朱砂。她正是沈清梧,百年前被迫和亲的权臣之女。影像开口,非为控诉,而是缓缓吟唱一首从未记载的长歌:
>“我嫁非自愿,行至半途投崖。
>骨埋雪谷,魂寄风沙。
>可我仍有话要说??
>父亲卖国求荣,兄长助纣为虐,
>而我,虽死不愿沉默。”
歌声未尽,装备栏符文猛然暴涨,语录簿最后一行文字再度浮现:
>【最终任务】:收集“第一句反抗”
>【完成状态】:已达成
>【新提示】:唤醒“言神”真名,需集齐七声“不肯”之誓
众人愕然。
原来,“我不接受”只是开端。真正能唤醒言神全貌的,是七次彻底的拒绝??不是愤怒,不是仇恨,而是清醒认知后的主动背离。
于是,新的征程开启。
有人奔赴寒渊,只为找到那位曾亲手烧毁《禁言录》原卷的老儒。他在狱中度过五十年,每日抄写官方经义,被视为悔过典范。当少年跪在他面前,递上残卷拓本时,老人枯手微颤,良久才道:“我知道……我都记得。”
“那你为何不说?”
老人抬头,眼中竟有泪光:“因为我怕。怕说了也没人信,怕信了也没人做,怕做了也会被抹去。”
少年沉默。
老人却忽然笑了:“但现在……我想试试。”
他提笔写下三字,掷笔而逝:
>“我不怕。”
那一刻,北方新井喷涌三丈,井花中心显出“不肯”二字,金光万丈。
第二声来自南方海港。一名商贾之妻,出身卑微,靠丈夫攀附权贵成为诰命夫人。她曾撕毁家史,隐瞒出身,只为融入上流。直到某日,她在井边听见童年玩伴的哭诉??那个女孩因替她顶罪被杖毙,临终只说:“你要替我说话。”
她彻夜未眠,次日登上市楼,当众脱去凤冠霞帔,赤足行走街市,高呼:“我非良妇,我负故人!今日还她清白,还她姓名!”
随即投海自尽。
海面浮起一朵红莲般的井花,花瓣展开,吐出两字:
>“不肯。”
第三声出自皇宫。
一位宫女,本是罪臣之后,被没入掖庭,终身不得婚配。她默默侍奉皇后三十余年,从无怨言。某夜,她梦见母亲被斩首前回头望她一眼,嘴唇开合,无声道:“别忘了你是谁。”
她醒后走入御书房,取下皇帝亲题的“天下太平”匾额,以头撞柱,血溅四壁,嘶吼道:“这世道,根本不太平!”
然后从容赴死。
那一夜,京城所有井水沸腾,七口古井同时开花,空中回荡着稚嫩童音齐诵:
>“不肯。”
第四声来自西域边关。一位将军接到军令,命其屠灭entire叛乱村落,不论妇孺。他犹豫再三,终下令收兵。上司震怒,派使者问责。使者傲然道:“君命不可违,忠臣不惧杀戮。”
将军拔剑斩使,焚令升帐,宣告:“我宁做逆贼,不做刽子手!”
率部退守孤城,誓死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