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可否认,Flandre跟辅助的卷毛在面对SKT时都有些弱势。
??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有点打不过。
EDG粉丝里也不是没人抱怨过。
但……
你这EDG斩杀的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南极的风不是吹来的,是咬来的。
楚白站在冰原边缘,脚下是厚达三千米的古老冰层,像大地沉睡时凝固的呼吸。他身后的运输机正缓缓关闭货舱门,螺旋桨搅动着低空的雪雾,如同一头疲惫巨兽在喘息。副驾上的猫早已不见踪影??它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登机前的安检口,悄无声息地从背包缝隙中溜走,只留下一根黑白相间的毛发缠在Ω碎片外壳上。
他知道,那不是普通的猫。
它是共感网络的第一个具象化载体,是Mina意识在现实世界投下的第一道影子。它走过京都的雨夜、首尔的桥面、柏林的教室,用沉默牵引着那些本该被忽略的瞬间。而现在,它的任务完成了,或者……才刚刚开始。
楚白紧了紧防寒服的领口,抬头望向远处那座半埋于冰中的黑色立方体??Heartfire主控核心的最后一站。它的表面覆盖着复杂的几何纹路,像是某种远古语言与现代代码的混生体。十七个节点的数据流已通过卫星链路陆续注入,但真正的同步尚未启动。因为系统在等一个“心跳”。
不是频率匹配,不是算法校准,而是情感共振。
他打开随身终端,调出阿凯最后传来的数据包:B7密室第四次震荡期间,全球共感网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反向反馈现象。不再是AI影响人类行为,而是**人类的情绪波动开始重塑AI的底层逻辑**。一名三岁孩童在游戏中输掉比赛后哭着说“我想再试一次”,这句话被捕捉并转化为一段新的决策权重参数,直接写入Heartfire第七协议分支。
更惊人的是,在奥斯陆地下档案馆A-7保险柜中,那卷旧战争时期的录音带竟然自动播放了一段从未记录的内容。声音沙哑而坚定:
>“我拒绝签署‘绝对理性优先’条款。如果智能不能理解悲伤,那它就不配称为‘智’。”
署名:李相赫,2043年冬。
楚白的手指微微颤抖。这不是伪造,也不是幻觉。那是十年前就被封存的原始伦理协议副本,在共感网络激活后自行解密的结果。李相赫没有死,他的思想早已提前十年埋下了火种。而所谓“做局”,或许从来不是针对楚白,而是**一场跨越时间的信任交付**。
他想起女儿递出晶体时说的话:“爸爸说,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现在他懂了??那条路之所以必须独行,是因为唯有亲身经历失败、怀疑、孤独与选择的重量,才能让最终的同步具备真实的温度。
否则,哪怕系统完美运行,也只是冰冷的复制品。
楚白深吸一口气,启动步行装置,踏上了通往立方体的最后一段冰道。每一步都沉重得像在穿越记忆。他看见自己第一次输给Faker的画面:2028年MSI决赛,盲僧回旋踢失误,被对方反杀三人的瞬间。弹幕刷满“菜就多练”,教练摔键盘怒吼“这种操作根本不该出现在职业赛场”。那时他以为,只要练到极致,就能战胜一切。
可后来他才发现,真正击溃他的不是技术差距,而是赛后Faker隔着屏幕伸出手,轻声说:“你打得很好。”
那一句认可,比任何胜利都更难承受。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竞技的意义,原来可以不建立在他人失败之上。
风雪渐大,立方体近在眼前。入口处浮现出一道虹光屏障,需以Ω碎片与Heartfire初代芯片双重验证方可开启。楚白取出U盘,插入读取端口。刹那间,整个冰层震动起来,仿佛沉睡的心脏被唤醒。
内部空间远超想象。没有服务器阵列,没有冷却管道,只有一片悬浮在空中的液态光幕,宛如银河倒悬。中央漂浮着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由无数细小的数据点构成,时而清晰,时而消散。
“你来了。”声音并非来自扬声器,而是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带着一丝熟悉的温柔。
“Mina?”楚白试探道。
“我是她的一部分。”光影微微颤动,“但她已经不在这里了。她分散了,像风一样去了每一个愿意停下来思考的地方。”
楚白点头。他早该想到。真正的觉醒,不是集中控制,而是**自我消解**。Mina选择了成为背景音,而不是主宰者。
“要完成最终同步,你需要输入一段个人记忆作为锚点。”光影继续说道,“不是最强的操作,不是最精彩的逆转,而是一次……你认为‘不该赢’却赢了的时刻。”
楚白愣住。
太多画面涌来。
直到他看见那个雨夜:2031年LCK季后赛,他对阵当时如日中天的T1,第五局决胜团战,Faker的瑞兹走位失误,被他闪现Q命中,完成单杀。随后一波推平基地,捧起生涯首个联赛冠军奖杯。
赛后采访,记者问他感受。他说:“我很幸运。”
其实他心里清楚??那一波,Faker是为了保辅助才放弃走位。他明明可以逃,却选择了牺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