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坐的马车,虽然比走路舒服了不少,却把姜芽颠得浑身像散了架。
这次的牛车虽没有带顶的车厢,也摇来晃去的,走的还慢,但总是没有马车那么颠人了。
今日天刚蒙蒙亮的就出发了,姜芽把包袱里装的王迎春就做好的鲜花馒头拿出来,递了一个给朱红梅。
这次出行,除了带了些银两和换洗的衣物之外,她还塞了三罐玫瑰酱以及张巧兰送给她的一大把大芫荽。
朱红梅把馒头掰了一半递回给姜芽,抬头望向天际,此时天已大亮,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路边的野草和树枝上。
拉着货物还带了三个人的牛时不时的还会打一下滑,每次一打滑,姜芽都吓的紧紧的拉着朱红梅的手臂。
牛车主人是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时不时对着老牛吆喝两声,想催它走快些,目光却总不自觉地往姜芽手里的半块馒头瞟。
姜芽看到他的视线,又把手中的半块馒头一分为二递给他:“大哥,尝尝吧,这是我家做的鲜花馒头,说不定以后还会拿去你们村卖呢。”
那汉子也不客气,将一小块馒头接过来,放在手心看了又看,放到鼻尖闻了闻,满是清甜的花香。他一口把小块馒头塞进嘴里,有些惊喜的问道:
“小姑娘,你家这馒头味道还真是不错,咋不拿些到镇上卖?”
他说的有道理,姜芽也不是没考虑过,只是家里的玫瑰数量实在有限,就算做花卷馒头也用不了多少,但要是拿到阳宁镇卖,肯定是不够的。
姜芽自然不可能跟他说的那么详细,只把自己手中那块也吃了下去,再喝了口水才开口:“我到阳宁镇还有更多新鲜的吃食卖,倒是你要是去镇子上,可以找我来买些尝尝。”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姜芽就感觉自己被晃的有些晕,瞬间也没了什么精神,靠着朱红梅看着前方泥泞不堪的路,不知道是在想事情还是已经被晃的没了力气。
朱红梅把她搂的又紧了些,她虽性格泼辣一点就着,对着自家的这个小妹倒确实温柔得很,像是她的姐姐一般。
老牛走一阵就会停下来啃两口路边的草,姜芽看着慢悠悠的老牛,吃饱了就动,饿了就停下来吃几口,这性子倒是还挺好的。
“三嫂。”她轻轻唤了声。
“哎,怎么了?”朱红梅低头看着自己怀里的姜芽,手指捋了捋她额头的碎发。
“到了阳宁镇,你能多陪我几日吗?”姜芽把头埋在朱红梅怀中,声音闷闷的,也看不清她的表情。
朱红梅摸着她的后脑勺:“爹娘都说了,要将你安顿得好好的,我肯定会多陪你些时日的,放心吧。”
姜芽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穿到了十五岁的身子上的原因,感觉自己真的把自己当成个小姑娘了,对家人的依赖都更多了些。
牛车走走停停,一直到了下午,才晃晃悠悠的到了阳宁镇。
姜芽跳下牛车,拍了拍身上的灰,笑眯眯的和牛车主人挥挥手:“记得下次在镇子上找我啊,我的吃食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朱红梅背着包袱,若有所思的看着阳宁镇的高墙,有些晃神。
姜芽没想那么多,拉着她的手说:“走!三嫂,我肚子真是饿的咕咕叫了,早知刚才就不给他那半块馒头了,我带你去吃点好吃的去!”
朱红梅回过神来,对着姜芽笑:“你瞧瞧你,上次来了次之后,还能带我去找好吃的了?”
姜芽昂着头,底气十足:“那是必须的,就算来到这没有了家中的锅灶,我也能给你找个地方吃些好吃的。”
她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带着朱红梅来到了上次来的食肆,也是这次,她才留意看了看食肆外写着的店名——玉食堂。
玉食堂的生意好像比上次好了许多,尽管刚过了饭点,还是能看到里面进进出出的食客。
上次见过的掌柜正站在大堂里招呼着客人,一个小二肩上挂着块抹布,见哪桌客人吃完离开,就快步上前收拾碗筷,用抹布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其他两个小二一直在后厨和大堂之间来来回回的上菜,姜芽悄悄在门口看了好一会,几乎每桌客人的桌上都会点她上次做的蒜蓉粉丝白菜,要么就是那道颜值胜过味道的荷花鸡汤白菜。
朱红梅见她只是里的远远的伸着脖子往里面看,也不进去,虽是心里有些疑惑,但也还是耐着性子陪着她站在外面。
终于,掌柜的将一个老客送到门口,拱手送客之后,看到了姜芽。
他先是对着眼前这个小丫头愣了愣,好像在想自己是在哪里见过这个人,然后面露喜色走到姜芽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