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而复返的郑三再次回到鸡公山这处,见到开门的人是赵大丫先惊了一下,随即抓着旁边的人就往院门里推,生怕这人会跑,忙道:“大丫妹子,我沈妹子在做啥?赶紧让她出来和这个书生好好说说那东西咋弄。”
“啥东西?”赵大丫反问道。
“就是送去衙门的那个东西。”郑三发现自己也说不清楚,走进院内,反手就把院门关上,既然解释不清,就打算换个话头,“大丫妹子,这是冯……书生。”
赵大丫看清这书生是谁,诧异道:“书生,又见面了!上次、街上抢钱袋的事,我们见过。”
冯远舟对身边这人的一些言行都强忍着,谁让他手里拮据,要是错过今年科考,恐怕没有余力再去,听到有活儿做就迫不及待而来,没想到一路从县城到了这里,和当初所言之事全然不符。
他也是依托自己学过几年武的本事,不然也不敢轻易跟来。
只是没想到见到这位姑娘。
“我记得。”冯远舟应道。
“是熟人啊,那就好办了!”郑三高兴得直搓手。
沈知意也从山脚那边走过来,见他们站在院门口说话,又认出冯远舟,正要说话,郑三那边激动道:“妹子,快和这书生说说那盆东西要怎么弄,鹤啊、寿比南山、老翁什么的东西。”
她没想到郑三这么找来书生,而且这书生还算半个熟人。
“先进来再说吧。”沈知意招呼道,带着他们到大堂说话,没有茶水点心,只有一盆没有修剪过的西红柿盆栽,当然西红柿已经收成,现在呈现的只有一片绿意。
当时沈知意的想象力有限,能弄出一盆样品已经算用心了,其他就任由生长,而盆栽的西红柿个头没有荒地里种得大,最后弄成自用的西红柿罐头。
还以为要过段时间才能吃完,没想到刚弄好就吃得差不多。
所以等从顺水村回来,拿到手的新种子就先开始育苗起来,求大于供,也是西红柿赚钱的好时机,她可不愿就此错过。
再有郑三将西红柿销售一空,带回来的银钱还没来得及给顺水村那边,就先被盯上西红柿盆栽的事,沈知意一时还抽不出时间过去。
这次有人接手盆栽造型的事,沈知意详细又耐心地把自己知道的要点说出来,见冯远舟听得认真,鼓励道:“用这盆先试试手?”
“这可是……”郑三嘴里那“十两”还没说完,就被冯远舟拿剪刀的气势惊到,变得这么认真,倒显得他斤斤计较了。
冯远舟修剪动作小心且谨慎,在大致定型后,风格又变成大胆,井然有序,宛如他这个人的性格,胆大心细却又条条有理。
盆栽本来就不大,又在几剪刀下去有了形状,一只飘然仙鹤就出现在面前,大体模样看得郑三啧啧称赞:“不错啊,冯书生!当初你说你能做,没想到能做得这么好!”
仙鹤的形状因人而有所细微差别,不过都比沈知意自修的那一盆好太多,至少这物种是统一的。
“冯书生,你修得很好。”沈知意认真道,“可最早的那一批也要一个半月后,到时还要麻烦你将做果的那部分考虑进去,按照三哥那边的要求修剪。”
“修完一盆给你一两半银子,可行?”沈知意定价道,忽视郑三那宛如肉疼的表情。
“承蒙姑娘看得上,我并无异议,只是……”冯远舟说到这,语速骤然变快,“小生急需用钱,若是可行的话,姑娘可否预支些银钱?”
说完又一脸正色看向沈知意,仿佛之前说那话的人不是自己般。
“可以。”沈知意核算了番,这次西红柿售卖的银钱,“预支十两银子可够?不过事先得说清楚,这是要写字据的,到时正是算银钱时要扣除,同时字据也会销毁。”
“没有问题。”冯远舟毫不犹豫应下。
这里没有笔墨纸砚,沈知意拿着炭笔在草纸上写清缘由和银款,又对冯远舟念了一遍,说道:“这字据,肯定没有人能仿照。”
既然沈知意都这样自侃了,冯远舟也不是那能拍马屁的人,回道:“确实如此。”
见事情说定,郑三积极地送冯远舟离开,已经从“书生”变成“老弟”,更添几分热情。
等郑三折返回来,忍不住道:“妹子啊,你是不知道这订了多少盆!足足六十盆啊!按照一盆十两银子,那可是六百两啊!”
“怎么这么多?”沈知意惊讶,赵大丫在旁更是惊得直站原地。
“当然是咱们东西好啦!”郑三激动道,“其中一小部分是有人想巴结陆大人,你知道陆大人是南哪的陆家,就是很厉害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