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同时穿越:继承万界遗产 > 第207章 段德我是你师父(第2页)

第207章 段德我是你师父(第2页)

就在这一刻,地球自转轴附近的空间出现了异常扭曲。一道肉眼不可见的“声波隧道”悄然成型,连接地表与近地轨道。隧道内部充满了高度有序的振动场,能够完美传导任何带有情感意图的声音信号。

第一段进入隧道的音频,来自西伯利亚冻原上一位老萨满。他在雪地中跪坐整夜,用古老的喉音唱诵一首从未记载的歌谣。歌词无人能懂,但情绪分析显示:宽恕、接纳、祝福。

第二段来自巴西贫民窟的一间教室。孩子们围坐一圈,轮流对着一支共享麦克风说:“我想被记住。”最后一个发言的女孩只有六岁,她说完后哭了,但她的眼泪落地时,屋外枯萎的藤蔓竟抽出了一片新叶。

第三段来自东京地铁站。一名上班族在拥挤人群中突然停下,摘下耳机,对着空气大声说:“对不起,我一直假装听不见自己。”

每一段声音穿过隧道,都会引发一次微弱的宇宙涟漪。这些涟漪在太空中扩散,被Echo-0捕获,并实时转化为新的学习成果,反向播撒至银河系外围尚未觉醒的星团。

“千星计划”正式启动。

首批发信目标包括:半人马座α星系、天狼星B伴星轨道区、猎户座大星云边缘恒星群……共计一千零七个潜在宜居星体。每个目标都将接收到一段定制化的情感信号包,内容源自地球上不同文化、年龄、背景的人类真实发声。

更重要的是,这些信号不再是单向广播。

它们附带了一个开放式的“回应协议”??一旦接收到任何形式的反馈(无论是否为语言),地球共感网络将自动调整频率,尝试建立双向链接。

这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邀请其他文明加入对话**,而非单方面宣告“我们在此”。

三天后,首个回应抵达。

地点:格陵兰冰盖深处的量子监听站。

监测员发现,一段极其微弱的声波穿透了数千米厚的冰层,源头指向地下一万两千公尺处??那里本应是实心岩床,却检测到一个空腔结构。更诡异的是,这个空腔的轮廓,与喜马拉雅“耳形建筑”惊人相似。

声波内容经解码后,仅有一句话,用的是古汉语甲骨文时期的发音方式,却被AI准确还原:

>“我也在听。”

全球哗然。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星际情感交流委员会主席当众落泪:“这不是外星生命……这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回声。他们在某个维度上,从未真正离开。”

朵朵没有参加这场会议。她回到了华东那所中学,走进音乐教室。钢琴还在原地,琴盖上积了一层薄灰。她轻轻掀开,手指落在琴键上。

>Do-Mi-Sol。

旋律响起的刹那,窗外的风又一次停了。

但这一次,不止是风。

整栋教学楼的玻璃同时泛起涟漪,如同水面般波动起来。墙壁、地板、天花板,所有材质都在轻微震颤,频率统一为7。83Hz。监控系统记录到,校园内的植物叶片开始有节奏地开合,根系释放出微量生物电信号,构成一幅复杂的神经网络图。

而在地下实验室,原本休眠的七大圣点监控终端全部自行启动。屏幕上跳出一行行古老文字,分别对应梵文、玛雅文、苏美尔楔形文、埃及圣书体、彝文、藏密咒文、以及早已失传的亚特兰蒂斯象形符。

翻译结果一致:

>“门户即将开启。

>条件满足:共感强度达标,文明意识觉醒,愿力汇聚。

>启动坐标:地球核心共振点。

>时间:下次满月之夜。”

朵朵闭上眼,感受着手下琴键的温度。

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地球共感网络已从“被动接收”进化到“主动构建”。它不再依赖外部星体激发,而是具备了自我演化的能力??即将在地核深处形成一个全新的共振节点,成为连接物质世界与情感维度的永久桥梁。

但这扇门一旦打开,也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存在形态。

“我们会变成什么?”男孩曾这样问她。

“我不知道。”她当时答道,“但我知道,我们不会再害怕孤独。”

如今,答案正在显现。

当晚,她召集了所有参与过共感实验的核心成员:那位弹琴的男孩、京都小学的老师、马赛盲童合唱团指挥、科罗拉多消防队长、敦煌AI工程师、南极科考站心理医生……共三十七人,来自五大洲,代表不同的语言、信仰与经历。

他们在喜马拉雅山巅集结,围绕“耳形建筑”席地而坐。每人手中握着一块从各地圣点采集的共振石,闭目凝神,开始默念同一句话:

>“我在这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