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 第七十四章(第1页)

第七十四章(第1页)

钟娘子将抹布摔到桌上,叉着腰瞪眼看他:“使唤不动你了是吧?别忘了,这灯可是你烧坏的!”

齐映下了阁楼,戳破了钟娘子的色厉内荏,“您这些天跑了东西南北好几家灯笼铺,就是没一家的手艺和价格合您的心意……所以,您就是觉得没脸去,所以让我去吧?”

“叫你去就去,你再废话,信不信老娘抡圆了抽你!”

颜画灯坊还没正式开业,因而没挂招牌,而是青色的招幌,上头写了四个大字,在微风里荡。

两小童前后抬着底座跨进去,除了右手边的柜台,左手边已经摆了好几样成品和半成品,齐映瞬间就被其中一盏样式有趣的桌案灯给吸引了。

灯没什么特别,倒是上头的花样,他忍不住伸手转了转灯罩,发现一共四面,从左至右转动,依次连贯性,画的是一只稚嫩的小虎在头上戴着纸做的人脸面具,到百姓家里偷小鸡,却被母鸡给啄地狼狈逃跑的故事。

很是有趣。

之前从未见过,他看了眼旁边,还有两盏,都是类似的。

牛小子姓牛,六岁之前就这么喊,等到上私学的时候先生让取个大名,牛爹抠了一晚上脑袋,最后想到儿子在一大家子里排到了十四,所以起了个大名叫牛十四。不过邻居们都觉得难听,平日里还喊他牛小子。

牛十四很对得起祖上的这个姓氏,明明和齐映一样六七岁的年纪,却已经长得虎背熊腰了,很有当摔跤手的潜力。此时吃着窝丝糖,看齐映这着迷的模样,就嘟囔道:“哎,狗娃,这有啥好看的?”

“哎呀,你不懂!”齐映拐他一下,让他别烦,反应过来后又说,“别喊我狗娃!”

正回头,就撞上朱颜,将二人逮了个正着:“不在家里写字,出来玩?”

齐映被抓包,也没受到惊吓,一本正经道:“我可是有“公差”在身,”他指了下进门处熏黑的底座,“呐,我娘让我将那个抬来,你不是会修么?”

那日没仔细看,今日看了朱颜才觉得这烧的有些严重,就半是逗趣半是认真:“可以是可以,但烧成这样,修理复原的话只怕花费够再买一座了,即便这样也要嘛?”

“你不懂。”齐映一副老成模样拍了拍底座,“这茶食铺子,和这灯,都是从我爷爷辈传给我爹,我爹死之前留给我娘的,我娘舍不得,无需见怪。”

朱颜每次看他这幅明明年幼,却还装的深沉老练的模样就觉得好笑,就请了他进去,再让张二郎将底座搬到里头堂屋去。

齐映进去,才发现院子里干干净净,一侧堆了几十根一丈多的竹子,有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拿着镰刀正在破竹,镰刀在他手里仿佛活了似的,要破哪里就破哪里,分竹削竹更是行云流水,好似多年老手。

正说着,就看到片刻间,一根竹子被他手里的刀破成六份,再皮肉分离,分为骨蔑与编蔑,分为两边备用。

因周娘子要的都是纱面灯,所以骨蔑要多备用,编蔑堆在一旁,张二郎也帮着劈竹,待会多了,把多余的编蔑放进鸡棚隔壁的排房,阴干存放。

冬云出去扯纱,屋里没别人了,朱颜却并未露出轻视,反而将齐映两个小孩当作正经客人,请他们在一旁稍候,自己和邵远商量这个栀子灯该如何修复。

其实栀子灯在汴京非常常见,用竹篾和红纱制作,但凡是酒肆茶楼都会立两盏在门前。高档一些的还会用料加倍,如贴金箔、做的比寻常铺子的大一些,更加醒目。

另外过年节时,宫里也会给勋爵官员赏赐灯笼,如八角紫檀宫灯、绛纱销金灯笼、五色琉璃灯、栀子灯等等,当然,宫内的就更加精巧了,从前伯爵府里只有老夫人有这个身份能得宫里的赏赐,二娘子嫁过去就分了四盏,为此妯娌间还闹了些事出来。

“狗娃,做这个灯要多少钱?”看他们说的久,牛十四闷着声音和齐映咬耳朵。

“说了多少回,别叫我狗娃,叫我大名!”齐映瞪他,“我也不晓得,先看看价格,要是跟外桥头那几家差不多,你就在这等,我去喊我娘来。”

牛十四就哦了一声,丢了一颗糖在嘴里。

“这个灯要补,得这个数。”朱颜伸手,做了个八的手势。

还没等她说,齐映就皱眉头:“莫非要八两?你不是要给折价么?”

别说外桥那几家了,就是其他地方的小铺面,看了后都摆手,说这个与其修,不如直接做个新的,没想到这里还要这么贵,他寻思着,坑人两个字就浮现在了脑海里。

“是二两八。”朱颜笑了笑,不逗他了,也阻止了小脑袋里的胡思乱想。

“这么低!”齐映愕然,高兴地一拍小伙伴就跑了,“我去喊我娘来!”

钟娘子来的时候,平日里爽利的人变得扭捏了起来:“朱娘子,你瞧瞧,你做生意的人,哪里能真的收这样低?别是亏本赚吆喝,那我可担不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