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全操纵两代帝王,残害皇嗣,欺君罔上,罪不容诛。
>若陛下仍念旧情,不愿亲理此案,
>臣愿代天子行刑,赴乌镇取其首级,以祭先皇后与无辜亡魂。”
第二封,则寄往乌镇绣坊,署名“戴氏遗孤”,内容仅有八字:
>**“故人已知,速作别计。”**
七日后,快马回报:李德全已于深夜乘船逃离绣坊,方向不明。与此同时,宫中传出圣旨,宣布收回李德全一切爵禄,削籍为民,全国通缉。另命陈砚组建特别察案司,彻查“贞元换婴案”及相关贪腐网络。
戴缨接到旨意,长叹一声,终于落座。
归雁端来热茶,轻声道:“小姐,您赢了。”
“还没有。”戴缨摇头,“只要还有女子因出身被弃养,因性别被剥夺读书权利,这场仗就没赢。我只是……撕开了一道口子。”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学生气喘吁吁跑来:“先生!外面来了十几个男子,自称是从北方逃难来的流民,家中女儿被强迫婚配,听说春衫书院收容孤女,特来求助!”
戴缨起身,整了整衣襟:“带他们去偏厅候着,我去见他们。”
她走出房门,迎面是初春微光。雪已消融,泥土湿润,远处山林间隐约可见嫩芽破土。
到了偏厅,只见十余人跪在地上,男女老少皆衣衫褴褛,脸上写满惶恐与希冀。为首一名老汉颤抖着双手捧出一本破旧账册:
“大人……我们村三年来共失踪十九名女童,都被卖去了窑子或富户做妾。这是我们偷偷记下的名字和买家信息……我们不敢报官,因为他们说,‘女子本就是赔钱货’……可我们不信!我们听说您这儿能让女孩上学,能帮她们讨公道……求您救救我们的孩子!”
戴缨接过账册,一页页翻看,每一页都像一把刀剜心。
她缓缓起身,走到厅前悬挂的“言可照心”匾额下,朗声道:
“从今日起,春衫书院增设‘寻踪司’,专查人口拐卖、女子迫害之案。凡有类似冤情者,无论远近,皆可来此申告。我们将派出学生调查取证,联合地方清官惩治恶徒。”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不保证每一次都能成功。但我保证,每一次呼救,都不会被忽视。”
众人闻言,纷纷叩首泣拜。
当夜,戴缨再次提笔,写下一篇《告天下女子书》,遣人抄录百份,送往各地驿站张贴:
>“姐妹们:
>你们是否也曾被关在柴房?
>是否也曾被迫吞下迷药,嫁给素未谋面的男人?
>是否也曾看着弟弟上学读书,自己却只能扫地烧饭?
>我告诉你们:这一切,不是天命,而是人为的枷锁。
>春衫书院愿成为你们的声音。
>只要你还有一口气,还想为自己活一次,
>就来找我们。
>我们不一定能救每一个人,
>但我们一定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文章末尾,她写下一句从未公开的话:
>“我不是圣人,也不求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