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解春衫 > 第143章 离别(第2页)

第143章 离别(第2页)

一切都有了答案。

“李德全如今藏身乌镇绣坊,表面归隐,实则仍与宫中往来不断。”陈九继续道,“他每隔半月便会收到一封密信,由一名卖花老妪传递。而最近一封信上写着:‘春衫将倾,速断其根’。”

戴缨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目光如刃:“你可知那老妪是谁?”

“我不识其貌,但听闻她总在清晨出现,篮中玫瑰常年不凋。”

“玫瑰不凋……”戴缨喃喃,“除非是染色干花,或是腊制工艺。江南唯有两家掌握此技,一家在苏州,另一家??就在庐山脚下,离此不过十里。”

她猛然醒悟:敌人早已潜伏身边。

翌日清晨,归雁照例去集市采买,带回一束红玫瑰,说是路边老妇所赠,祝书院“花开富贵”。戴缨见花茎切口整齐,花瓣色泽均匀得近乎诡异,当即命人封锁后院柴房,彻查所有新进物品。

果然,在厨房灶台夹层中发现一枚铜管,内藏微型密信,以特殊药水书写,遇热显形。待用炭火烘烤,字迹浮现:

>“目标未除,反增变数。

>建议启用‘霜叶计划’:

>于春衫讲学日投毒井水,嫁祸北境余党,

>趁乱纵火焚院,制造暴乱假象。

>成,则天下噤声;败,亦可诿过于狂徒。”

戴缨看完,面色铁青。

这不是简单的刺杀,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清洗。一旦书院被毁,学生死伤,即便朝廷查明真相,也必将归咎于“女子干政引发天怒人怨”。届时,溪儿的改革之路将彻底中断。

她立即召来书院护卫统领??原为边军退役校尉赵铁山,为人忠勇。又秘密传信给陈砚,请其调派可信巡防暗中布控,并请庐山驻军暂缓调动,以防敌方借机煽动兵变。

“我们不能等他们动手。”戴缨立于议事厅中央,环视众人,“要在他们行动前,揪出幕后之人。”

三日后,讲学日如期举行。三百学子齐聚讲堂,听律法助教讲解《唐律疏议》中的“诬告反坐”条。戴缨并未露面,而是藏身阁楼暗室,透过雕花窗棂观察全场。

辰时三刻,卖花老妪果然现身院外,提篮叫卖。她穿着粗布灰裙,头戴竹笠,看似寻常农妇。两名年轻婢女上前买花,准备装饰学堂。

就在此时,戴缨使了个眼色,赵铁山率人悄然包围。那老妪似有所觉,转身欲逃,却被早埋伏在屋顶的归雁掷出飞爪锁住脚踝,重重摔倒在地。

搜身之后,在其内衣夹层中搜出另一枚铜管,以及一枚刻有“内务府特令”的青铜令牌。

“这不是普通宫婢能有的东西。”陈砚此时赶到,眉头紧锁,“这是直通紫禁城东华门的通行令,只有四品以上内侍方可持有。”

戴缨冷冷道:“看来李德全不但未老,反而仍在操控内廷。”

当晚,老妪经审讯招供:她本是宫中退下的洒扫嬷嬷,三十年前曾参与转移真公主一事。李德全许诺她子孙免役、田宅赐予,让她定期传递消息,并在关键时刻执行“霜叶计划”。

“他还说……若您死了,长公主失去依靠,迟早会被逼联姻藩王,届时天下仍将回到旧臣手中。”老妪泣不成声。

戴缨听着,只觉胸口闷痛如压巨石。

他们怕的从来不是她这个人,而是她代表的思想??女子可以独立、可以议政、可以改写命运。这种力量一旦扩散,整个封建秩序都将动摇。

她当即修书两封。一封送往京城,递至皇帝御前,附上全部证据,并写道:

>“陛下曾言,江山托付于可信之人。

>可您是否想过,真正守护这江山的,

>不是那些跪拜于殿前的臣子,

>而是敢于说出真相的女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