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静室,一盏孤灯。”影子说,“我要写一部史书,不记功过,只录人心。让后人知道,这世间最可怕的不是混乱,而是失去选择的权利。”
自此,宫中多了一间闭门不出的“修史阁”,无人知其主是谁,唯每日清晨,会有一页泛黄纸张从门缝递出,内容皆为某位普通人的一生片段:
“张氏,织女也,贫而孝。岁饥,卖布养母,自分食糠。或劝其弃老自活,泣曰:‘娘生我十月怀胎,岂忍一日相负?’”
“李四,屠户子。少顽劣,殴父骂母。十八岁遇灾,父母以身护之而亡。遂悔恨终身,日诵《孝经》,施粥济贫。”
这些文字流传民间,被称为《守心录?人间篇》。
一年之后,春雨绵绵。
阿阮独自来到醒心塔下。她没有登塔,只是坐在门前石阶上,撑一把油纸伞,静静望着塔顶灯火。
“你说你会回来。”她轻声道,“哪怕只是一缕风,一片叶,我都等。”
忽然,伞面被什么东西轻轻敲击了一下。
她抬头,只见一片桃花瓣随雨飘落,恰好停在伞骨之间。那花本不该在此时节开放,更不该出现在北方。
花瓣背面,隐约浮现一行极小的字迹,似用血书写:
“灯在,我在。勿念。”
阿阮怔住,泪水瞬间涌出。她伸手接住花瓣,贴在胸口,久久不动。
雨渐渐停了,云层裂开,月光洒下。
小猫不知何时出现在塔檐上,望着南方笑了笑:“主人,你总算肯留点痕迹了。”
千里之外,南海孤岛。
一名渔夫清晨出海,捞起一只漂流瓶。瓶中信纸早已浸湿,墨迹晕染,唯有一句依稀可辨:
“若有缘者得此信,请交予醒心塔守塔人。吾名裴液,非仙非神,不过一介守心之人。”
渔夫不解其意,却仍将信好好收起,准备返航后送往长安。
而在更深的海底,琅?古城静静沉眠。
某夜,月圆如镜,海水平静如渊。
忽然,地底传来轻微震动。命运罗盘缓缓旋转一周,九枚星核碎片齐齐亮起,随即又归于沉寂。一道青影掠过废墟,脚步轻缓,似在巡视故土。
小猫的身影出现在观星台边缘,抬头望天:“主人,你在找什么?”
青影停下,抬手指向北方??那里,正是醒心塔所在的方向。
“我在看。”裴液的声音响起,虚渺如风,“看那些灯,有没有熄。”
“没有。”小猫咧嘴一笑,“一盏都没灭。”
青影微微颔首,身影逐渐淡化,融入海水之中。
九响钟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只有海底的鱼群听见。
它们成群结队,围绕古城游弋,仿佛在举行一场无声的祭礼。
而在某片珊瑚丛中,一枚玉佩静静躺着,正是凤凰衔月。表面布满苔藓,却仍有微光透出,如同心跳。
多年以后,孩童课本中新增一篇课文:
《守心者传》
“昔有君子,姓裴名液,夜郎人也。少孤,性刚毅,重情义。逢乱世,历劫难,终悟大道不在长生,而在守心。
彼以己身为薪,燃愿力之火,破命运罗盘,解天下桎梏。身死而神不灭,魂散而爱长存。
世人尊之曰:食仙主。非因其吞服天地灵气,乃因他食尽孤独、痛苦、背叛,却仍选择为人。
故曰:心灯不灭,光明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