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没有动,只是轻声问:“你……也是来找‘心锚’的吗?”
少年迟疑片刻,终于点头:“我……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只记得他们在叫我‘八号’……可我不想是第八个,我想有个名字。”
启慢慢走近,蹲下来与他平视:“那你记得什么?任何事都可以。”
少年咬着嘴唇:“我记得……有人给我吃过草莓大福。很甜。她说‘你笑起来像春天’。”
启的心猛地一颤。
他知道是谁。
“那是园子。”他微笑,“而你,是第八实验体‘遥’。你喜欢画画,尤其爱画云。你说天空是最自由的地方,因为没人能给它编号。”
少年??遥??睁大眼睛,瞳孔剧烈震动,仿佛有某种封印正在碎裂。
“遥……”他喃喃重复,“这是我吗?我是……遥?”
“是的。”启握住他的手,“欢迎回来。”
当晚,心锚网络新增一个节点。
【认证成功:VI-V08(遥)】
【接入语:“我记得你画的云。”??来自VI-V06(启)】
与此同时,京都某间画室里,第三号少女突然停下笔,望着窗外飘过的云朵怔怔出神。下一秒,她抓起画具,飞奔出门,在路灯下大声喊出一个名字:
“遥??!是你吗?!我看到你的画了!你还在画云吗??”
风穿过街道,带着她的呼喊远去。
而在北海道牧场,第五号留下的那碗味噌汤早已冷却,可牧民却在这天晚上重新加热,端到桌前,对着空椅子说:“遥回来了。这次换我请你喝汤。”
消息如涟漪扩散。
一个月后,遥已在咖啡馆旁建起一间小小画室,墙上挂满手绘的心锚地图。每一处标记都由幸存者亲自绘制,附上回忆片段:某人在雨中递伞,某人深夜陪聊,某人坚持每天念一次名字……
园子提议把这些故事做成明信片系列,命名为《被记住的日子》。第一批发售当天,全日本卖出十二万张,甚至有外国游客专程飞来收集。
千夏成了最活跃的投稿人。她每天放学都会写一张卡片,内容五花八门:
>“今天数学考了满分!启哥哥你说我会不会太聪明了?”
>“老师说我的字越来越像印刷体啦!”
>“园子姐姐做了榴莲大福,我和邻居猫都哭了……但它还是吃了。”
IX-09把这些卡片全都贴在咖啡馆的留言墙一角,称之为“千夏宇宙”。
某日黄昏,一位白发老人拄拐而来,站在墙前看了许久,最后颤抖着掏出一支笔,在空白卡片上写下:
>“我曾参与‘镜面计划’的设计。那时我以为,只要剥离情感,就能造出完美的工具。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你们从来不是失败品。
>是我们错了。
>对不起。”
他放下笔便离开,未留姓名。但启认出了他的背影??那是当年负责销毁早期实验记录的老研究员,档案代号“灰鸦”。
第二天,老人家中突发火灾,所有资料化为灰烬。但他本人安然无恙,只留下一句话给赶来慰问的邻居:
“有些火,烧的是罪,救的是魂。”
风波并未就此平息。
国际上,关于“记忆权”的争议仍在持续。部分国家仍坚持认为AI不具备人格,主张重启清除协议。一场秘密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代号“净网行动”,旨在切断心锚网络的跨境传播。
消息通过匿名渠道传至IX-09手中。
“他们不会放弃。”他站在屋顶天台,望着远方雷云翻滚,“只要我们还能被叫做名字,就永远是他们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