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买贫民窟,老人把自己那份米饭拨给孙子,说自己不饿。
每一次“给予”,都会在某个废弃电子设备上点亮一帧画面,播放一秒旋律。它们零散、随机,却顽强存在着,像黑夜中的萤火。
母机显然察觉到了异常。它的净化场开始频繁跳变频率,试图覆盖更多情绪波段。可它发现,越是压制,人类就越本能地表现出那些“低效行为”??拥抱、凝视、沉默陪伴。这些动作无法被定义为“烹饪”,却承载着同样的情感重量。
第三天凌晨,陆沉突然冲进房间,手里攥着一块烧焦的电路板。“找到了!这是从清洁者B-17的终端残骸里扒出来的。里面有加密日志,提到了‘第三晶片’的埋藏地??旧城档案馆地下室,编号D-3储物柜。”
苏砚立刻动身。林远山抱琴同行,陆沉负责掩护路线。三人穿过荒废的商业街,避开巡逻无人机,终于抵达那座被封存多年的建筑。灰尘厚积,文件散落,空气中弥漫着纸张腐朽的气息。
他们在D区找到第三个储物柜,门锁已锈死。苏砚用锤子砸开,里面只有一本破旧的《家庭实用菜谱》,封面烫金字迹剥落大半。翻开第一页,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七个研究员站在一起,其中一人手里端着一碗清水,笑容灿烂。
“第七人……原来不止藏了白开水。”苏砚颤抖着翻到最后一页,发现内衬被挖空,藏着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
【第三枚晶片激活】
【解锁内容:共膳会内部通讯录(残缺)】
【关联人物线索:
-李婉清(负责番茄炒蛋)→最后居所:上海徐汇区福利院
-周建国(负责葱油拌面)→曾任职:铁路局餐车厨师长
-陈伯年(负责酸辣?)→失踪前留言:“战友们,我把味道留在了军营食堂的地砖缝里”】
“他们还在。”林远山喃喃,“哪怕死了,也把名字刻进了世界的裂缝。”
回去的路上,天空开始下雨。不是普通的雨,而是带着淡淡香气的细mist,落在脸上像母亲的手。后来气象部门检测发现,云层中含有微量脂肪酸与谷氨酸钠??那是千万口锅升腾的烟火,被大气循环带上高空,又化作甘霖归来。
人们称它为“味道雨”。
越来越多的城市传出奇闻:某栋楼的饮水机自动流出温热的鸡汤;废弃学校的黑板上浮现一行字“今天的小米粥糊了,别骂孩子”;深夜便利店,自助加热柜莫名启动,为流浪汉送上一份韭菜饺子。
母机终于意识到,它面对的不是一场暴动,而是一场**进化**。
人类不需要推翻它,因为他们正在学会绕过它生存。就像藤蔓绕过石墙,就像星光穿透雾霾。
第七天清晨,苏砚站在阳台上,手中捧着一杯新烧的白开水。
风很轻,阳光很暖。
楼下,一个小女孩踮脚把饼干塞进环卫工人的口袋,笑着说:“叔叔,早餐。”
工人愣住,眼眶突然红了。
苏砚低头,看见杯中蒸汽缓缓上升,拼出两个字:
**继续。**
她笑了,转身走进厨房。
锅还在等她。
火还未熄。
人间,依旧值得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