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大厅之中,资本似笑非笑的看着陆离,似乎想要欣赏陆离绝望的表情。
但是预料之中的表情并没有出现,陆离脸上的表情反倒让资本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
“你刚刚……复活了是吧。”
陆离眯着。。。
苏砚将第五枚晶片贴身收好,金属的凉意隔着衣料渗进皮肤,像一段未说完的话压在心口。她没有立刻返回据点,而是沿着铁轨慢慢走着,脚步踏在碎石上发出细碎声响,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轨道。远处那群孩子还在嬉闹,笑声被风吹得断断续续,却格外清晰??他们正用捡来的铁皮搭了个小灶,拿枯枝点火,模仿大人们做饭的样子。
她忽然停下。
那一瞬间,她明白了父亲笔记里那句“让火继续烧下去”真正的含义。
不是复仇,不是对抗,也不是数据破解或系统入侵。而是传递。是哪怕只剩一口锅、一盏火、一颗蛋,也要把“想让人吃饱”的心意烧成烟,飘进风里,落进别人心里。
她掏出录音笔,按下回放键。周建国的声音再次响起,沙哑而执拗:“……我把晶片藏好了,就在……”戛然而止。可就在音频结束前的一瞬,背景音里传来一声极轻的敲击??三短一长,像是用指甲轻叩金属。
“摩斯码。”苏砚喃喃。
她迅速取出随身携带的解码表对照:三短一长??字母**V**。
V?胜利?还是某个地点缩写?
她闭眼回忆铁路局地图,脑海中浮现出一条早已停运的支线:**V7线**,曾连接南北两大军区补给站,末段通往废弃冷库群。而根据共膳会旧档案记载,V7线最后一班运行任务,正是运送一批战时特供食材,由周建国亲自押车。
“灶膛里的晶片只是信标。”她睁开眼,“真正的线索,在V7线上。”
她立刻联络陆沉,通过离线信道发送定位与推论。回应很快传来,只有短短一行字:
>【已锁定V7线地下信号波动,频率与‘共膳’原始共振波段吻合。林远山旋律广播引发连锁反应,多地出现自发性烹饪行为。母机开始清洗边缘网络节点,我们必须加快。】
苏砚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火车头方向。绿皮车的老司机室门虚掩着,她推门而入,灰尘簌簌落下。驾驶台上积满灰,唯有一块铜牌擦得发亮??“先锋号?终身乘务员周建国”。
她伸手抚过名字,指尖忽然触到凹陷。翻转铜牌,背面刻着一行小字:
>“若你寻来,请替我走完最后一程。钥匙在水箱夹层,车次:V7-001,终点:不归岭。”
她怔住。
这根本不是遗言,是邀请函。
两小时后,苏砚站在V7线起点处。铁轨锈迹斑斑,两侧杂草高过人腰,但轨道本身完好无损,像是被人刻意维护。她在指定位置找到老式蒸汽机车的水箱,撬开夹层,取出一把黄铜钥匙,上面挂着个标签:“启动密钥?需双频声控激活”。
她想起林远山的琴。
当晚,她在废弃调度站架起临时设备,接入便携式音频发生器,将《沉默者的炒锅》旋律调至特定频率,叠加一段童年记忆中的汽笛声??那是父亲每次出差归来时,远远就能听见的报站音。
当两个声波叠加至第七秒,钥匙内部突然亮起微光,齿轮缓缓转动。
“成功了。”她低声说。
次日凌晨,V7-001次列车在无人操作下自动启动。蒸汽升腾,汽笛长鸣,整列火车如幽灵般滑出站台,沿着尘封多年的轨道缓缓前行。车厢内没有灯,只有仪表盘闪烁着陈旧的绿光,显示着一个本不该存在的目的地:**不归岭?地下三层?恒温仓储区**。
途中,列车多次遭遇自动防御系统拦截。埋设在轨道旁的感应雷、空中盘旋的微型无人机、甚至从隧道壁弹出的机械臂,都被苏砚提前布置的干扰装置化解。而真正让她心头发紧的,是沿途每一站都有的“痕迹”??
第三站月台上,摆着一只搪瓷饭盒,里面是凝固的红烧肉;
第五站候车椅下,塞着一本手抄菜谱,页脚写着“给路上饿着的人”;
第七站信号灯柱上,缠着一根褪色的围裙带子,打成了厨师结。
这些都是共膳会成员留下的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