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天唐锦绣 > 第二二三九章 机密资料(第2页)

第二二三九章 机密资料(第2页)

“声之所以贵,不在其响,而在其诚。”他在信末写道,“若连亡者之声都要禁止,何谈生者之言?”

三日后,皇帝亲临无名者园,立于回音鉴下,听完了第七段回放??那是一位被冤杀的县令,在狱中用指甲在墙上刻下的最后诗句:“我死不足惜,但愿后来者知。”

帝默然良久,返宫即下旨:撤销弹劾,加拨经费,命工部协助扩建听心坊,并在全国增设十二所“招魂台”。

春风拂过长安,万物复苏。

这一年秋,岭南传来喜讯:第一座民间倾听站建成,当地百姓自发捐出祖传陶瓮、铜铃、木鼓等百余件古器,组成“南岭声阵”。据说每逢月圆之夜,山中便会响起无数交错人声,有俚语歌谣,有战前誓词,甚至还有南越国时期的祭祀祝文??仿佛整片大地都在低语。

沈言得知后,只淡淡一笑,提笔在《声迹图谱》新增一页:“声无疆界,故可穿时空。凡有痛处,必有回响。”

冬至那日,他独自登上终南山旧窑。七尊泥偶依旧静立,阿禾的那一尊手中空无一物。他从怀中取出那只旧陶铃,轻轻挂上她的手腕。铃铛微动,叮然一声,惊起飞鸟无数。

他盘膝坐下,翻开《声牢手记》最后一页空白处,提笔写下:

>“我曾以为你是牺牲。

>后来明白你是选择。

>如今才懂,你是桥梁。

>一头连着过去,一头通向未来。

>阿禾,我不再寻找你。

>因为你早已活在每一次有人敢于说出真相的瞬间。

>你是我耳中的风,心中的光。

>你不曾离去,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继续说话。”

写罢,他合上笔记,仰望苍穹。暮色四合,星河初现。忽然,远处山巅传来一阵清越钟鸣,正是回音鉴的第七响。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招魂台同步震动,无数声音自历史深处涌出??

一位母亲在战火中对孩子低语:“闭眼,别看。”

一位书生临刑前高呼:“史笔如刀,尔等难逃!”

一个小女孩在饥荒年月呢喃:“哥哥,星星是不是糖做的?”

这些声音交织升腾,汇成一股无形洪流,冲刷着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灵魂。

沈言闭目聆听,泪水滑落。

他知道,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真正结束。只要还有人害怕真相,还有人被迫沉默,就仍需要有人站出来,成为声音的守护者。

而他,愿意做那个永远守候在风里的人。

多年以后,一位少年游学至无名者园,见回音鉴下碑林林立,遂问讲解的老者:“这些人是谁?”

老者答:“都是曾经说不出话的人。”

少年又问:“那现在他们能说了吗?”

老者微笑:“不能,但他们被听见了。”

少年仰头,恰逢朔望之夜,钟声再起。七响过后,风送来一句飘渺吟唱,仍是那首《礼运?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他忽然觉得胸口发热,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苏醒。

回家路上,他对母亲说:“我想学辨声之术。”

母亲惊讶:“为何?”

他望着檐角轻晃的铜铃,轻声道:“因为我不想让任何人的话,白白消失。”

风又起了。

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